信息公開、競爭壓力、造勢成本、資金鏈安全、物流成本、人員成本……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大大的壓縮了電商的利潤空間,甚至很多的電商現在仍然是在賠錢賺吆喝,而到了促銷戰開始時,其必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讓市場聽到他的聲音……
隨著11月11日的臨近,各大電商開始預熱各自的促銷計劃,謀劃著新一輪的促銷大戰。表面上來看,這對廣大的消費者而言又是一場饕餮大餐,但實際上,此次的促銷大戰是否又是一場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鬧劇呢,與今年8月份的電商價格大戰相比,此次的促銷大戰是否仍舊可以是“名不副實”用四個字來歸結呢?
先提價后降價
在商家促銷手段中,降價促銷是最為直接的一種促銷手段,也是消費者最為認可的手段。即便是消費欲望并不是那么強,在動輒“全場1折起”“買一贈一”“滿一百返一百”等等強勢宣傳下,似乎放著便宜不占又不是消費者的本性使然。但俗話說的好買的不如賣的精,真正落在消費者頭上的實質優惠,又有多少呢?
在促銷戰開始前一個月左右,大面積的大幅度的提高商品賣價,在不知不覺中為促銷戰做前期準備,一旦開戰,類似“全場半價”的促銷口號便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壓力。但落在廣大消費者頭上,能不能在這種促銷戰中得到實惠暫且不說,光那種被耍了感覺就讓人渾身不自在。
貨源不足
在促銷戰中,“先提價再降價”這種手段最容易被人發現,并最容易讓人感到反感,因此,這種方式不到迫不得已,一般的電商也不會隨便使用。但真刀真槍地大幅降價,輕則傷經動骨,重則萬劫不復,其中的利害關系,無利不起早的電商更是把玩得透亮。
在這種背景下,小規模的打腫臉充胖子,大規模的玩起其他把戲,“貨源不足”“僅供某個片區”“限量限區域發售”等等等等,是真的貨源不夠,還是電商實力不夠,大概也只有電商自己知道。
物流不給力
強大的物流配送網絡,對電商企業強大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京東極力申請物流拍照的目的也正是出于此,但這些物流似乎都有一個“通病”,那便是一旦到了大規模的電商促銷時期,這些平時無孔不入的物流似乎變得挑食起來,要么就是不能送達指定地點,要么就是不能在規定時間內送達。這一方面與促銷期間物流爆倉有關,另一面也不能排除電商的暗箱操作。
華強集團旗下鮮貝網經理劉翔分析,電商企業的各種噱頭大于實質的促銷手段正在大大透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對電商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長期不良影響。而在短時間內獲利的電商似乎賺了個盆滿缽滿,殊不知,這種不負責任的作法,不亞于在進行慢性自殺。
推薦閱讀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站長們會怨苦連天,為什么百度沒有收錄我的網站?好不容易收錄了,排名卻石沉大海,怎么都不見提升?不少站長下意識就去找虛擬主機服務商討說法,都認為是服務器不穩定所導致的,往往忽略了在自己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強電子:價格戰 忽悠的到底是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105/8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