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湎)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英特爾亞太區管理團隊近期預測了亞洲未來一年中的6大關鍵發展趨勢:一、新興亞洲與連網人口。二、亞洲為全球帶來創新。三、觸控與行動裝置的未來。四、各國政府2013年的目標,教育與創業精神。五、中小型企業擁抱科技。六、2013年云端將席卷企業界。
實際上,英特爾的中國團隊正在相關市場普及這種觀點,近日英特爾品牌與市場策略經理何剛對外表示,2013年觸控將成為超極本必備條件。何剛稱,觸控必定是明年最重要的大趨勢,英特爾在2011年上半年推出了第三代智能英特爾酷睿TM 處理器,在觸控方面進行了首次嘗試,明年英特爾發布的第四代酷睿處理器將全面支持觸控技術。
據英特爾有關觸控的消費者行為習慣調查顯示,80%的用戶將觸控作為了首選,用戶更喜歡用觸控形式進行信息輸入和人機互動,而鍵盤、鼠標、觸控板都處在比較靠后的位置。英特爾中國區家用筆記本產品經理楊青表示,2013年英特爾將發布第四代酷睿處理器,該處理器是英特爾第一個單芯片處理方案,能耗可以降低到7.5w,而第三代酷睿處理器的能耗為15w。據了解,未來基于第四代酷睿處理器的超極本除了觸控外,還將包括語音、面部識別等技術,并且可以通過語音響應及高清攝像頭,進行高清視頻通話。
另據搜狐IT報道,市場觀察家相信在2010至2025年之間,亞洲各地的新興市場將為全球GDP貢獻將近一半的成長。麥肯錫預測在2025年之前,新興市場的年消費金額將達到30兆美元,這將是資本主義史上最大的成長機會。由于員工希望透過各種途徑建立連線,并藉此建構新的高效率方法和同事協同工作,因此企業將著手建構各種連網系統。
許多企業亦將極大比重的預算投入IT主導的創新研發。IDC最近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泰國等地,在2013年此類的投資平均占企業總預算39.8%。
平板計算機、可變形計算機、以及各種新裝置將大舉進軍市場,讓PC與平板計算機之間的界線日趨模糊。根據Gartner的預測,在2015年多媒體平板計算機的出貨量將占所有筆電的一半。
英特爾指出,多年來云端運算一直是討論的焦點,流量傳輸在全球仍高速成長,預估在2016年將成長6倍。其中亞太區是這波成長的主要力量,每年產生大多數的云端傳輸流量,達到1.5ZB(zettabyte)。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若辦公桌上一個325毫升的咖啡杯等于1GB,那么1ZB就等同于萬里長城。
2013年將是亞太區布建云端的轉折點。一向被局限在獨立環境的系統與信息將會完全釋放。各機關行號與IT主管最終將能實踐其云端計劃,將多年的準備化為云端運算的理想未來。根據IDG的調查報告,云端運算在亞太地區的發展持續增溫:亞洲有31%的IT決策者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布建云端環境;26%的受訪者正著手進行云端先期測試計劃;28%受訪者表示已經在一或多處地點建置云端系統。
推薦閱讀
索尼ST25i屏幕下方擁有時尚的LED條形燈,可以更換不同色彩。正面搭載了一塊尺寸為3.5英寸分辨率為854x480像素的顯示屏,內置了了NovaThorU8500雙核1GHz的處理器,運行內存為512MBRAM,操控非常的順暢。該機背后搭載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淡化PC平板界限 明年發力亞洲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0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