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沈宣)繼白酒行業之后,又一個板塊走下了神壇。昨日蘋果概念遭到了市場的拋棄。
上周日晚,蘋果透露iPhone5周五登陸內地后,三天內已售出約200萬部,創造了進入內地以來首個周末最高銷量紀錄,但這一消息并未提振A股市場信心。
昨日,蘋果概念在熱門板塊中排名倒數第一,整個26只蘋果概念股有14家下跌,漲幅最高也只有3.14%。
蘋果概念股遭機構狂拋
“我們對蘋果的供應鏈持謹慎態度,我們認為,目前正處于多款產品生命周期的頂峰。在市場需求弱于預期的情況下,最重要的一個信息是:‘iPhone 5意味著游戲結束’。”富邦金融控股駐臺北分析師杰夫·浦(Jeff Pu)表示。
此前在11月5日和11月10日,《每經投資寶》和《每日經濟新聞》曾先后對蘋果概念作出過風險警示,其中一個理由便是機構的分歧和局部賣出。如今機構像昨日這般“整齊劃一”的拋售步伐,在蘋果概念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國內蘋果概念股暴跌的原因正是美國蘋果公司股票在上周五的一波快速下跌,而誘因則是機構出現負面評級。
花旗集團分析師格倫·袁(Glen Yeung)已將蘋果的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并將目標股價從675美元下調至575美元。根據對亞洲供應鏈廠商的調查,格倫·袁指出,盡管并非決定性事件,但蘋果近期下調面向供應鏈廠商的訂單仍給iPhone 5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而瑞銀證券分析師史蒂芬·米盧諾維大約在上周六給投資者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其將明年一至三季度的iPhone和iPad銷售預期均進行下調,認為在歐洲經濟低迷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不應對蘋果期望過高。
Jefferies分析師米塞克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蘋果供應鏈已于過去幾天收到砍單通知。米賽克稱,iPhone5相關訂單從3500萬部~4000萬部減少到2500萬部~3000萬部,由于降幅大于預期,因此令人擔憂,“根據供應商消息看,目前鴻海等組裝廠仍維持穩定,但零件供應商則因組裝瓶頸改善情況不如預期,而開始接獲大量砍單”。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蘋果正在與三星、HTC和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競爭。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規模達到2191億美元。其他廠商大多使用谷歌Android系統,而Android已成為最流行的移動操作系統。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肖恩·雷恩(Shaun Rein)表示:“蘋果產品仍然非常流行,但無法像兩年前一樣創下多項新紀錄。蘋果正在失去吸引力,不再是曾經的身份象征。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也不再是領先者。”
Gartner分析師桑迪·沈(Sandy Shen)表示,蘋果正失去一些動力。蘋果不再是領先的創新者,而競爭者正迅速縮小差距,有時甚至在硬件參數方面領先于蘋果。她表示:“我們觀察了一些長期以來的iPhone用戶。這些人曾使用過多款iPhone,但目前正開始轉移至Android手機。這意味著蘋果正失去一些忠實用戶。
推薦閱讀
蘋果AppStore再次突破了一個歷史關口——第三方調研公司Appsfire日前公布稱,蘋果iOS應用軟件數量已經超過了100萬款,數據也顯示,大約四分之一的iOS應用,最終遭到撤架命運。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AppStore再次突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概念股遭機構狂拋 產品生命頂峰將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0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