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劉佳慶現場報道)12月13日,盡管北京冬寒抱冰,但移動互聯網的熱度依然高漲。由《IT時代周刊》、IT商業新聞網聯合主辦的《IT時代周刊》第八屆CEO年會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隆重開幕,一場北京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IT行業領袖們思想的交流與碰撞盛會由此展開。來自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區CEO、中國行業百強企業CEO、政府信息產業管理部門官員、研究機構專家等近1000人參加此次盛會。以下是IBM全球副總裁王陽在會上的演講:
IBM全球副總裁王陽
王陽:首先祝賀《IT時代周刊》,曹總給我們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平臺,每年都有新的發言。首先回顧一下,計算時代分三個時代,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三個時代,叫認知系統紀元。第二個時代是可編程紀元,我們計算機輸入程序,讓計算機反復地不厭其煩地執行我們給它的命令。
而現在計算機已經可以認知,就是說它可以學習大量數據,可以總結出規律,找到它所具備的作用。有一次在美國,ABC實況轉播計算機與人類兩個冠軍PK,最終打敗了在美國得獎最多的人類的冠軍。這是一個跨時代的過程。在美國各大刊物上都有報道。如果試想人類掌握這種技術,它能夠進行學習,進行鉆研,并且總結出我們想知道的知識,我們可以用到哪里?
現在這臺機器已經通過美國醫生醫師資質的考試,就是它拿到可以行醫的許可證。我們不會讓它去行醫,我們會讓它作為一個工具,幫助我們醫生進行診斷。很想把這臺機器送到中國來,學一下中醫。
在前端,我們看到機器現在已經在變化,我們以前的機器是希望做交易。但是,隨著移動的變化,我們看到了整個移動應用,企業的協作以及社交網絡,我們在交易系統之外搭建一個互動的系統。這兩個過程當中這樣一個變化,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兩個是一個普通的架構,里面所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
主要想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必須要有移動的應用平臺,加上云平臺,才能把前端和后端打通。如果沒有后端的應用,沒有后端的數據是不行的,把后端和前端打通以后,企業應用,個人應用,所有這些都可以放到移動平臺上,通過移動終端給每個人。可以看到后端有云應用,有企業級應用,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通過移動應用平臺傳遞給個人終端。只有這樣才有豐富的內容,人們才能在其中獲得價值。
IBM全球副總裁王陽
后端有各種各樣的應用,ERP系統等等很多系統,而且應用在不同的地方。包括一些交易系統,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他們的主機就是IBM的。這樣在不同的系統上,怎么才能把前端和后端打通,使得手上的云終端真正掌握明天,就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平臺。這個平臺只要是前面有三個不同的變量,后面三個不同的變量。至于維護成本,因為你每次改變程序,所有這些都在變化,而這樣的明天你需要根據前面應用的變化,客戶的需求,進行適時化。IBM已經在這個上面搭建一個平臺,能夠把前后端打通,非常方便。這里面這是IBM希望是一個共贏平臺,我們會整合,我們會把所有這些平臺通過這樣一個系統進行整合。
試想一下,明天我們有了移動物聯網,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不但是通話工具,不但是計算工具,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聽,能夠說,能夠看,有感覺知道自己的位置,可以讀出很多東西的終端。我們有了物聯網可以感知全世界,把數據疊加起來。
有了云計算,我們可以整合互聯互通。在這個上面我們看到是iOS,IOG物聯網,你們看到很多平臺部署這樣的EPI。通過自己的應用,通過一個API開放出來,給大家應用。
最后一個就是說智能化大數據的時代,數據不是最終目的,我們到了一個可以認知時代,我們可以進行學習,掌握知識,掌握這些根本的洞察力。所以“握在掌中的明天”是非常好一個話題,而只有把后端知識,把后端的龐大系統通過一個有機平臺,跟前端掌中這些聯結在一起,我們才能掌握明天。謝謝!
推薦閱讀
我今天的主題是新的移動安全。什么叫新?大家可能知道我們在去年的時候推出一款移動上的安全軟件,叫金山手機衛士,做到今年,我們覺得其實移動上的一些安全形式可能跟PC上的不一樣,或者跟互聯網上的不一樣。 【IT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王陽:移動互聯時代數據并非最終目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0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