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林風)談起業界代工廠,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想起富士康的各種事件,“跳樓”、“群毆”等各種事件。但是富士康也只是一個代表廠商而已。在蘋果和三星等世界電子巨頭們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作為產業鏈上重要一環的代工廠卻有許多自己的困惑和利益糾葛。
糾葛一:勞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切實的保障
中國勞工觀察組織去年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就中國10家代工廠的工作環境進行了描述,這些工廠的運營方包括富士康、廣達、可成科技(Catcher Technology)及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等。該組織發現,這些代工廠的員工被迫加班、工人待遇嚴苛且宿舍環境惡劣。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外資工廠對于員工試崗期、上崗手續、簽署正式合同、辭退、工資結算等流程幾近忽視,完全違背中國人事勞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蘋果在華代工廠的產業鏈之毒,不過這并不是個案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曾回應蘋果等外資企業的中國代工廠出現了一系列侵犯勞動者權益的事件時表示,確實有少數的企業存在超時加班或者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等問題。下一步進一步加大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的力度。繼續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和執法力度。
富士康在其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也表示,公司為員工提供住房、伙食津貼及醫療保險,并且在過去的三年內五次上調工資水平。富士康稱,“富士康雖不完美,但我們已取得很大進步。”
糾葛二:代工危機促使PC制造返回本土
蘋果CEO庫克近日宣稱,蘋果計劃將Mac電腦制造生產部分轉回美國,而這已經是短期內做此打算的第四家高新制造業巨頭。在聯想、惠普、樂金化學紛紛計劃或已經在美新設生產線之后,蘋果的表態將這場高新制造業向美國回流的趨勢推向了高潮。
蘋果并非唯一一家計劃在美國生產PC的企業。今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明年在美國北卡萊羅納州建立PC生產線。惠普PC和打印業務高級副總裁托尼·普羅菲特也于近日透露,與5年前惠普供應給歐洲的臺式機多數來自中國相比,公司目前已經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捷克、土耳其和俄羅斯。
蘋果和惠普產品的主供應商富士康科技集團發言人表示,將努力擴大其在北美的業務,“我們計劃將更多的生產業務轉到美國,因為客戶總體都想要讓更多的產品在美國生產。”近日,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公開表示,富士康正計劃針對美國工程師開展培訓項目,將他們帶往中國的幾家生產廠,參與產品設計和制造流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今年夏天柯達開始拍賣自家的1100項數字成像專利之后,蘋果和Google似乎各自組隊打算與對方競爭這些專利。而現在情勢似乎發生了變化,根據彭博社報道,最近又多條消息稱這兩大巨頭已經結束了對峙局面,轉而開始合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糾結的代工廠:PC產業鏈上的利益糾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