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聯想公司對于中國而言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這是一家從科研院所走出的中國企業,在它的身上烙印著"中關村","改革開放"等名詞的痕跡。
作為它的創始人,柳傳志在今天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透露,聯想控股謀求整體上市。聯想之路將怎樣繼續?未來究竟是暗淡還是輝煌?
聯想在中國更像是一個"傳奇",這與它曾經的英文名legend不謀而合。翻開聯想的上市之路,從1994年亮相香港股市,到2001年分拆上市,聯想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只能算得上是中規中矩。今天,公司創始人柳傳志突然透露,2014年到2016年,聯想控股將謀求整體上市。
柳傳志:2014-2016年聯想控股準備在A股整體上市開始做新的布局,我們準備投大概不到300億,到現在投了100多億,部署正在進行之中。我們今天敢于提前說,我就覺得心理畢竟還是有點數。
之所以要謀求整體上市,源于柳傳志"吃好碗里的飯,準備鍋里的飯"這個大道理。但是這鍋里的飯并不是那么好準備的。2009年的聯想曾經因為業績大幅下滑而備受爭議,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有意為年輕人讓路的柳傳志重回聯想集團,出任董事長,挽救聯想于危難。
柳傳志:在2009年的時候,公司一個季度最多的時候虧損到了2.6億美元,眼看著就要跌下去,所以危險確實也是極其巨大的。在當時,實在是非常困難的。
彼時彼刻,大多數把聯想的困難歸咎于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甚至有人評論說,IBM把一個不賺錢的大包袱甩給了聯想。三年時間過去了,柳傳志回應這種說法,沒有當年的并購,就沒有今天的聯想。
柳傳志:結果就是并購之前是29億美元,在中國的營業額,并購了以后去年是296億,今年會更高一點。市場份額在并購之前也是很少的,假定聯想不并購IBM的PC,今天肯定是很平庸的企業,能不能保持住29億美元的營業額都很難說。
兩個月前,聯想電腦的銷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也再次證明了柳傳志所言非虛。柳傳志不僅對當年的并購贊譽有加,對于當年曾經被質疑的干將楊元慶也是評價頗高。去年,柳傳志卸任董事長一職,CEO楊元慶同時兼任集團董事長。這一看似平常的人事變動透露出柳傳志對楊元慶的器重和愛護。
柳傳志:楊元慶非常專注的去做他的電腦,他是那個行業領域里的專家,那個公司就是他的,我只不過是投資控股而已。
如今,柳傳志把一個蒸蒸日上的聯想交回到楊元慶手中,外界對這位青年才俊的擔心依舊。不僅如此,對柳傳志多元化的道路,亦有不同意見。在聯想開始涉足房地產、投資領域的時候,美國高科技公司卻一直在強調,要專注。對此,柳傳志卻有一番自己的道理。
柳傳志:下面每一個領域都是各自的專家在做,并不像有的企業,老板同時在管著所有的事情。
柳傳志把自己比作投資人,而楊元慶等一干干將卻是專才。所以,并不用擔心因為多元化而分了心。于是問題便來了,以楊元慶的專才能否承擔得起聯想董事長這樣一份類似投資人的工作。還是柳傳志說的話,一切靠自己。
柳傳志:我們積極的關注大環境,以求制定正確的戰略,但是歸根結底不管環境怎么樣,一切還是要靠自己做。
推薦閱讀
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解雇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tForstall)和約翰·布洛特(JohnBrowett),主要是想提高公司協作能力。 12月6日消息,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解雇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