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之前,蘋果讓華爾街嚇了一跳:在股價連續八周出現下跌后,觸及到了6個月以來的最低位置。要知道,除了受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影響,蘋果已經連續9年以每年高于30%的速度增長。
本周二,媒體傳出消息,蘋果已經解雇蘋果地圖負責人里奇·威廉姆森(Rich Williamson),希望重新贏得用戶的信任。
從2012財年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到管理層動蕩,再到地圖軟件失誤和供應鏈問題,有分析師稱蘋果已經開始“告別過去”。
“現在已經過了僅僅依靠一款產品就能搶占大部分市場的時期。”Forrester副總裁王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市場的競爭是多元化的,蘋果所做的是在延緩多元化產品戰略的發生時機和其帶來的沖擊。“至少在一年前我們就看到了這種趨勢。”
內憂外患?
在過去兩周,蘋果驅逐了iOS軟件副總裁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t Forstall)和零售副總裁約翰·布洛威特(John Browett)。福斯特爾自追隨喬布斯進入NeXT起,已經效力蘋果15年。他和艾維一起被視為蘋果軟硬件的兩大核心高管,負責著蘋果的未來競爭力。與低調沉默的艾維不同,福斯特爾性格張揚,以“蘋果未來CEO”自居。
但也許正是這份和喬布斯相像的癡狂讓他陷入了糟糕的辦公室政治斗爭中。有報道稱,許多蘋果員工在福斯特爾離職之后開香檳慶祝。
“這種人事變動意味著震蕩,兩名核心高管同時離職,”iSuppli分析師羅達·亞歷山大(Rhoda Alexander)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說,“公司的組織變動,必將帶來市場的不確定性。”
如果前兩個因素是蘋果的“軟肋”,因供應鏈出現問題導致的硬傷則是蘋果目前面臨的第三個問題。
此前曾有富士康高管說過,iPhone 5是鴻海組裝過的最復雜的手機。“iPhone 5的要求是,鋁合金邊框及后蓋的劃傷、凹陷標準是0.02mm。”按照這樣的要求,只經過短暫培訓的工人很難生產出合乎蘋果規格的產品,“加上趕工,工人每天承受的心理壓力都很大。”一名組裝iPhone 5的工人說。
除了這樣的“內憂”,蘋果還面臨著外圍競爭對手的挑戰。
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都已不再是過去那樣的革新性產品,觸摸屏手機已成為普通產品,平板電腦市場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產品。“蘋果提前消費了很多未來的技術,我們認為創新的速度不可能那么快,不會每年都會出現一個革命性的產品。”王平說,目前市場上的情況是,競爭對手已經迎頭趕上。
基于此,一些對沖基金大佬已經開始做空蘋果。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一共有4400余家機構投資者共持有蘋果35%的流通股,其中對沖基金持有的份額是蘋果流通股的5%左右。
根據對沖基金向SEC提供的2012年第二季度持倉報告,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雷伊·達里奧就在6月底之前清空了所持有的全部蘋果公司股票。
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蘋果并不是沒有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
從兩周前開始,美國和加拿大商店的iPhone 5訂單等待時間從三周變為了兩周。一些分析師也已經開始為明年的新品開始預熱。投行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基恩·芒斯特(Gene Munster)在周二發布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指出,蘋果會在2013年推出三款主要產品,而傳言已久的電視機產品亦在其中,或于明年年底面世。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流媒體廣播服務產品和新的iPhone手機。美國金融咨詢公司Trefis預計,本財年iPad和iPhone兩款產品將占據蘋果大約80%的毛利潤。蘋果股價當前50%的估值,都來自于iPhone未來的利潤預期。Trefis還預計,蘋果當前毛利潤的45%均來自于iPhone。
“可以看到,在中國蘋果的產品也在滲入三四線的市場。”王平說,從市場調研的數據來看,最近一個季度iPad 2和iPhone 4在這些市場表現尤為不錯。“如果說蘋果在中國的策略發生變化,最可能的就是提高除了一二線市場以外的市場占有率。”
“并且依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生態圈黏性,蘋果依然具有很好的成長性。”王平說,那些之前用iPhone 4的消費者在新品出來后,很有可能會繼續選擇蘋果的手機產品,這是蘋果的價值所在。
推薦閱讀
蘋果iPad平板出貨量下滑,使三星、亞馬遜、華碩等受益,幫助谷歌Android系統產品在當季的出貨量超過了44%。ABIResearch預測稱,Android平板產品的份額今后還將持續增長。 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日前發布的一份最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在華甘愿“彎腰”:向三四線城市滲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