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尤其是 iPhone 5,與之前版本相比利潤偏低,我們將會繼續提高生產效率滿足需求。”在蘋果早前發布2012財年四季度財報后,蘋果CFO奧本海默對外解釋了為何蘋果毛利率降低的原因:iPhone 5較高的成本、iPhone 4S等舊款產品的加強銷售等都在影響該季度的利潤。
近日,投資銀行 Pacific Crest 的分析師 Andy Hargreaves 對外表示,蘋果的高毛利率將會在未來繼續有所變化,因為 iPhone 5的成本高于預期,未來將使蘋果整體毛利率由 40% 降至 38.8%。
媒體報道,Hargreaves 表示每部iPhone 5 的銷貨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 為 370 美元,高于原本的預期,而使該手機的毛利率降低。
這樣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
“蘋果在iPhone 5的生產上一直受到良率的困擾,從材料到最后的組裝,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這會直接影響到蘋果的毛利率問題。”DIGITIMES相關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iPhone 5的生產工藝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正因此,產品的生產良率很難在短期得到改善。
IC元器件科通芯城負責人朱繼志認為,蘋果一直擁有著iPhone的定價權,并用來調節產品總毛利率,iPhone維持毛利率在45%~55%之間。“iPhone的供應鏈被稱為無縫供應鏈,蘋果公司會融入到上游所有的元器件開發、生產和制造過程中,這也是蘋果手機的價格一直沒有太大變動的原因。”
“所以根本上還是受到上游產業鏈動蕩的影響。”朱繼志對記者說。
蘋果將原本由三星供貨的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移動和D-ram等儲存芯片的供貨商換成了SK 海力士(Hynix)、日本爾必達(Elpida)和東芝等公司,并把LCD供貨商換成了LG Display和日本Display。
蘋果必須在短期內讓這些“替代者”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擴大產能的同時提高工藝。
在三星不再供應iPad mini面板后,蘋果就只剩下兩個選擇:LG Display和友達。
“問題在于友達是新供應商,他們無法達到蘋果所需要的量。所以基本上蘋果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Shim表示,友達7.9寸面板只能出貨約10萬片面板,但蘋果10月就需要40萬片,11月需求達80萬片,12月要100萬片。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iPhone 5的生產上。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此前表示,iPhone 5是鴻海組裝過的最復雜的手機,其使用了一種新的涂層材料,使得金屬殼很容易留下刮痕。為此,鴻海不得不引入了一項新的質量檢查程序,以降低產品受損的幾率,這導致iPhone 5的實際發貨量遠低于蘋果的要求。
但iPhone仍然是蘋果目前最賺錢的產品。在蘋果201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中,蘋果第四財季營收為359.66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iPhone及其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營收為171.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9.80 億美元增長56%,是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部門。
“良率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問題,屏幕后面有個組裝廠,屏里面有顯示屏,顯示屏里面還有電鍍板,每個環節都有良率的問題,環環相扣。”朱繼志表示,未來蘋果毛利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iPhone 5的表現。
推薦閱讀
最新數據顯示,iPad今年第三季度占到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的55%,較第二季度下滑14%,也創下iPad發布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周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iPad今年第三季度占到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