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科技世界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產品和服務每天都在更新。有些科技公司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無法滿足當今科技用戶的需求,因此逐漸沒落,例如諾基亞。而有些科技公司則可以適應當前激烈的競爭,也就發展得很好,例如蘋果和三星。
如今,外媒已經評出了10大逐漸沒落的IT類公司。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由于無法適應科技世界快速發展步伐而逐漸遭到淘汰的數家IT公司。
諾基亞
曾經,諾基亞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設備制造商,每年都坐擁龐大的利潤。現如今,三星取代了它的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目前,諾基亞的老款Lumia設備基本乏人問津,新款Windows Phone 8 Lumia設備剛剛上市,銷量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
可以說,諾基亞當前在新興市場中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它是否可以憑借Windows Phone 8設備再次崛起還言之尚早。
RIM
曾經一度,RIM也是占據主導地位的智能手機制造商,然而在2007年iPhone上市之后,一切都改變了。目前,RIM的產品基本上是被忽視的,因為它依然堅持在其設備中采用物理鍵盤、小屏幕和標準軟件。
如果BlackBerry 10也無法扭轉RIM的命運的話,那么它可能將會就此沉淪。
雅虎
當前,雅虎在互聯網中正度過一個艱難的時期,該公司的自主搜索引擎已經是過去式了,早就由微軟的Bing取而代之,而該公司的廣告部門也是遠遠落后于谷歌。
除非Marissa Mayer(現任CEO)能夠破釜沉舟,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改革,否則雅虎很難再回復往日的風光。
微軟
雖然微軟每年仍然可以憑借Office、Windows和Xbox 360賺取大量的利潤,但是該公司缺乏對消費者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產品。
目前,微軟在平板電腦市場和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都不是很理想,遠遠落后于Androidd和iOS。與此同時,微軟在互聯網方面的發展也不是很順利,遠落后于谷歌及其他競爭對手。
除非微軟能夠針對消費者推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否則它在科技市場中的地位將會日益下滑。
思科
曾經,思科的產品試圖吸引的目標用戶群是“宅男宅女”,一直專注于針對電視機出售視頻攝像機。目前,思科則將精力投放在核心網絡和通信業務方面。但是,在轉變策略之后,思科是否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恢復主導地位還是個未知數。
巴諾
在以亞馬遜的Kindle和Kindle Fire設備為目標競爭對手的理念之下,巴諾加入了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市場。然而,很明顯,巴諾并未能夠如愿取代亞馬遜在市場中的地位。
相較于巴諾,亞馬遜具有更好的產品,更卓越的營銷策略和更好的宣傳平臺Amazon.com。
索尼
在過去幾年中,索尼的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動蕩,例如該公司的高清度電視部門失敗,移動業務發展不理想,新首席執行官Kazuo Hirai裁掉了多個高管。
Kazuo Hirai表示,通過大規模的裁員,該公司可以削減成本。與此同時,側重于移動電話、數字成像和游戲方面的策略將會有助于索尼公司的發展,但Kazuo Hirai的此項策略究竟正確與否,我們尚未可知。
松下
松下具有88個部門,其中只有一半的部門能夠實現至少5%的經營利潤,并且還有大約20%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早在今年5月份,松下就已經裁員36000,預計于明年3月之前還將會裁員10000人。但令人沮喪的是,雖然進行了這一重大重組,陸續出售一些非核心業務,松下的前景仍不被看好。
夏普
在此,夏普是另外一家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日本公司。目前,夏普的許多核心業務諸如醫療保健行業和成像都在下滑,電視業務也已經奄奄一息。與此同時,夏普公司的債務問題也比較嚴重。
摩托羅拉
如果不是谷歌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話,估計摩托羅拉已經倒閉了。雖然摩托羅拉的產品設計外形美觀,但是卻無法吸引當今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與此同時,摩托羅拉還缺乏像三星那樣能夠在市場中一舉成功的秘密武器。
推薦閱讀
除IBM外,蘋果、英特爾和微軟的高層換人都事先毫無征兆。盡管目的不同,但上述三個IT巨頭都面臨著相似的產業背景:這些公司都在積極的從傳統IT公司向移動互聯網轉型,而這些離開的高管也都和這些業務相關。 2012年對>>>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