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廠商的華為,在美國市場受到的片面阻擊正在從傳統電信設備領域開始向終端市場全面升級。
華為在美國市場受阻開始全面升級
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微軟方面近期已通知華為,將其排除在Windows Phone 8(以下稱WP8)首發名單之外,而主要原因就是不久前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針對中國通信設備企業中興和華為的“對美安全威脅”調查報告。
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對此在微博上稱:“作為WP8全球四大首發廠家之一的華為,可能缺席月底微軟WP8全球發布大會”,并表示,“中美兩國政治經濟風雨,令人無法理解的情況出現時,希望大伙不要感到驚訝!”
余承東微博抱怨的背后是華為十年來在美國市場的一次次受挫和委屈失望。2003年,思科就曾在對華為提起專利訴訟,雙方最終于2004年7月和解,但華為暫緩了進入美國市場步伐。2007年和2008年,華為兩次計劃收購美國網絡設備廠商3COM公司,最終被美國監管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2010年,華為競購2Wire公司、摩托羅拉移動網絡部門,也未能獲得美方批準。2011年,華為收購美國通訊技術公司3Leaf,最終也功虧一簣。
不過,華為一方面不斷爭取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如華為公司美國董事長胡厚崑2011年2月曾發表公開信,希望美國公開調查華為公司,以澄清長期存在的不真實謠言和斷言;另一方面也寄望于通過智能終端“曲線切入”美國市場。
2010年,在華為競購摩托羅拉移動網絡部門失敗的同時,華為智能手機就開始布局美國市場。2011年華為終端在美國市場銷售收入達9億美元,占其當年終端銷售總收入的13.4%。華為終端已進入美國包括AT&T、Verizon 、T-Mobile USA 和Sprint等所有運營商市場,其面向大眾市場入門級智能手機M835、M860(Ascend)、M865(Ascend II)單款銷售均超過百萬部。目前,華為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已進入美國市場前10位。
雖然終端市場突破表面上看起來“風生水起”,不過今年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發布的《關于華為及中興通訊引發的對美安全威脅問題》調查報告,再次給華為當頭一棒,并有從傳統電信設備領域開始向終端市場全面升級趨勢。在報告中,該委員會還建議稱:“督促已經與華為或中興設備或服務建立業務聯系的美國私人實體部門,關注自身長期的安全危害問題。美國網絡和系統開發者們,強烈呼吁你們尋找其他的供應商”。
微軟突然變卦?WP8手機首發將華為排除在外
作為與美國政府和安全部門長期保持密切關系的微軟,在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發布此報告后與中國廠商合作的態度也在急劇變化。
今年6月20日,在微軟于舊金山據悉的Windows Phone 8(以下稱WP8)系統發布會上,微軟宣布諾基亞、三星和來自中國的華為和HTC成為首批推出該系統的智能手機廠商。
今年9月28日,在諾基亞、三星等廠商發布WP8手機后,余承東曾毫不示弱地表示:“華為第一款WP8手機W1已經在內部測試了,另外三家已經發布WP8產品的,產品也都還沒有達到正式商用階段。微軟將有統一的正式發布會,華為在其中。”據華為內部人士表示,W1手機已通過工程測試階段,“量產已無問題”,預計售價超過300美元。
華為首款WindowsPhone 8手機W1
10月初,微軟開始向媒體發布邀請函,確定于10月29日在舊金山舉辦WP8手機正式發布會。不過,微軟方面隨后通知華為,鑒于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強硬表態,建議華為撤出WP8的首發名單。微軟同時安慰表示,“發布會聚焦在消費者于發布會后能夠立即買到并體驗的手機產品,因此產品上市時間是參與此次活動的一個必要考量因素。華為Win8手機將率先在中國銷售,希望以中國市場節奏為準,因此暫不出席此活動。”
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則對此并不滿意,他在微博上表示:“作為WP8全球四大首發廠家之一的華為,可能缺席月底微軟WP8全球發布大會。作為全球主力安卓廠商之一的華為,本月底google下一代Nexus手機和平板可能都沒有華為(韓國日本臺灣廠商卻在里面)。中美兩國政治經濟風雨,令人無法理解的情況出現時,希望大伙不要感到驚訝!”
微軟WP8中國戰略前途堪憂
實際上,微軟WP手機從今年3月就進入中國市場,諾基亞、HTC、中興通訊等廠商也陸續發布了WP7.5手機。不過,高調的開場,并未引來中國更多手機廠商和消費者的關注。
跟據市場研究機構賽諾數據顯示,在WP手機進入國內的前三個月中,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為1.6%,其中6月份WP手機出貨量不足20萬臺,銷量極為慘淡。
不僅如此,HTC、中興通訊等合作廠商對待WP平臺更多還是“觀望”態度,重點還是基于Android。唯一全部“押寶”的合作伙伴諾基亞第三季度中國區出貨量大幅下滑64%,從前一季的1590支出貨量縮減至580萬支,表明其Lumia 系列 WP手機并未得到認同。力主放棄Symbian系統全面倒向WP平臺的諾基亞CEO埃洛普,更是被媒體炮轟為“行業有史以來最爛的CEO”。
而華為終端作為WP進入中國市場半年來唯一微軟新增加的合作伙伴,在全球手機市場不可小覷,其2012年目標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6000萬臺,其中中國市場超過1500萬臺。從一開始就令重要合作伙伴“蒙羞”,必將加重其他中國合作伙伴的“觀望”態度,微軟中國WP8戰略前途堪憂。
中國手機企業加速多平臺布局
在此之前,國內多家手機廠商已開始進行多平臺戰略的布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前就曾表示,與做高端芯片一樣,華為必須要做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目的是基于“容災”的戰略考慮,也就是被競爭對手“斷了糧食”的時候,自己的備份要能跟得上。
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今年9月中旬在接受搜狐IT專訪時也曾表示,美國、歐洲、以及國內的運營商共同的觀點都是不希望不要受制于單一操作系統本身。對于中興手機來說,將堅決多“多平臺”之路,除Android與Windows Phone之外,中興還計劃第四季度在國內市場推出“火狐”OS智能手機。
聯芯科技總經理助理劉光軍也對華為、中興等國產廠商自主研發OS表示支持,他認為, “將來會出現大的品牌公司都會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這是一種趨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自主操作系統的擔憂。《通信世界周刊》總編輯楊海峰對此認為,現在很多操作系統都是開源的,因此自己在此基礎上再造一個是很容易的。但難點在于操作系統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需要芯片、終端廠商、開發者、運營商和用戶共同支持,這也是目前國內企業所不具備的。
華為終端CEO萬飚對此稱,華為在操作系統上技術并不缺乏積累,原因是做設備本身也要做操作系統,最關鍵的是怎么去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鏈。做一個操作系統,一定要考慮整個產業鏈和產業環境具備和支持操作系統的能力,這是最關鍵的要素。因此,操作系統技術上只是因素之一,更多的要考慮產業環境怎么能夠健康,讓消費者真正用了這個操作系統,用戶體驗更好,對消費者來說要有價值,這是最關鍵的。
萬飚同時認為,華為已有團隊在做操作系統的research(研究),目的一方面在研究過程中積累技術能力,可以去申請專利,可以申請標準,這是從IPR保護考慮的一個角度。另一方面華為還在考慮,因為最終不知道會出現什么樣的因素,這個操作系統廠家把它給封閉了,我們就可能沒有操作系統用了,這時候我要有一個生存的底線和基礎,那就是我們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國家應出臺政策幫助中國企業獲得平等競爭機會
相對華為、中興在美國市場處處受到“刁難”,并有不斷升級趨勢。以思科、IBM為代表的美國企業在中國政府和企業市場卻暢通無阻。思科、英特爾、微軟、摩托羅拉、IBM、HP、蘋果等均將中國市場定位做重要市場,無一例外在中國跑馬圈地。
如近期思科在中國大規模推廣云計算解決方案,經過數年的精耕細作,如今思科的設備已廣泛進入中國的金融、能源、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市場。IBM 2012年第三財季中國市場逆勢增長19%,表現非常強勁。
互聯網協會專家楊孝文表示,美國對中國安全企業層層設防,可我們對美國安全企業卻毫無戒心。這種企業待遇的不公將導致安全的失衡,應該引起我國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警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產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我國應該要借鑒美國的商業安全檢查體系,在貿易保護主義更加顯現出來的背景下,非常急迫的要求我國在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體系上做出更多的努力,法規和各方面運作等要盡快完善。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專家曾劍秋在接受搜狐IT專訪時表示,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做成的這份報告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公司競爭問題,中國政府不能保持沉默,如果僅僅單純抗議對企業沒有任何實質幫助作用,我國也要研究和出臺相關的反制政策,涉及到政治層面的事情政府要出面去解決,涉及到貿易保護層面的事情需要國家相關機構和政策去出面應對。
推薦閱讀
同花順表示,公司產品功能設計時均根據金融、統計等行業的通用知識、行業術語和客戶的需求,屬于公知公有領域,并非個人和組織所獨占、壟斷,而功能界面相同或接近,與抄襲或侵犯著作權根本不能等同。 同花順抄襲門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失寵:微軟WP8首發 華為被排除在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