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記者試圖按照品牌屬地、規格型號等對電源線長短的變化趨勢進行劃分,但最終發現,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與時間變量呈顯性相關的要素則是銅材的價格,也就是電源線的成本。
在各類家電產品的安全標準中,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雖然均為重要的一章,但基本未涉及電源線的長短。而在電器的性能標準中,注重的也僅僅是產品本身,所有電器都甩不掉的這根“小尾巴”卻被忽略了。因為電源線的長短似乎不影響產品的安全,更不會妨礙產品性能的發揮,僅僅是與用戶的使用便利性相關。但其實,在確保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產品設計應以用戶需求論短長。
回顧家電業30多年的發展成就,人們都會承認我國家電業的迅速崛起讓國人的生活品質得以極大地提升。從今年3·15期間開展的家電消費期待值調查結果也可以發現,消費者購買新技術產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為生活帶來便利和舒適。
產品設計的重要性已經被提升至一個新高度,人性化則是產品設計中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家電產品的設計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人性化應該是衡量產品設計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標尺。但是,我們通過調查卻發現,在電源線長短這一最基本的設計上,由于缺乏標準的限定,成本已經跨越了安全與便利成為了企業考慮的最重要因素,當產品的整體設計水平不斷提升時,電源線長度卻悄然縮水。
沒有標準的限定,缺乏消費者的關注,企業悄悄“剪短”了電源線的行為似乎對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事實果真如此嗎?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有消費者表示“好幾款產品本來已經相中了,可是一量線不夠長,只好放棄了。”而記者在網上搜索也發現,不少消費者抱怨已經購買的產品電源線過短,并由此對廠家的誠信度提出質疑。
企業及市場未曾因為給消費者造成的不便而受到影響,那是因為消費者不了解,我們希望本報的調查能夠為消費者擦亮雙眼。我們也希望,企業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即使在細枝末節上,也要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
推薦閱讀
日經新聞26日報導,日本山形大學時任靜士等教授已成功研發出一套可藉由印刷的方式來制造OLED面板驅動元件(電晶體)的新技術。報導指出,藉由利用該新技術,則只要結合作為發光體的有機化合物和塑膠制面板,則OLED面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類產品電源線應該以用戶的需求論短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701/12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