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國國內6大電視品牌面板采購比例顯示,進口面板占逾九成。
醞釀大半年之久的面板關稅恢復一事塵埃落定。財政部發布通知稱,自今年4月1日起,我國進口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將取消3%的暫定稅率,恢復到之前的5%.
由于國內彩電整機企業進口面板成本上升,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面板企業訂單有望獲提升。業內甚至預計,隨著國內面板企業產能和良品率的爬坡,不排除明年面板關稅進一步上調至8%- 12%的可能性。
國內面板廠商迎利好
今年2月,有彩電廠商負責人已向南都透露,已聽聞4月1日起關稅上調,由于面板關稅牽一發動全身,相關部門將擇機公布上述事宜。
果不出其然,財政部最新宣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我國進口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將不再執行原先3%的暫定稅率,調整為執行5%的最惠國進口關稅稅率。
此前,中國大陸進口面板關稅以32英寸為分界,32英寸以下關稅率為5%、32英寸及以上稅率為3%.
“原先3%的進口關稅過低,在原來國內沒有液晶面板線情況下,這樣的關稅是為了降低整機企業的成本,但隨著京東方、TCL控股的華星光電量產,需保護剛剛誕生的國內高世代線。”京東方副總裁張宇向南都表示,稅率上調對國內面板企業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對國內整機企業采購面板意向改變造成一定的影響。”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稱,中國面板的進口關稅在未調整前明顯低于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同類國家。“對于我們國內銷售這一部分的產品,關稅的提高意味著我們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提高。”據悉,TCL持有華星光電55%的股權。
現今國內彩電整機廠商約9成都需要從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采購面板。群智咨詢報告顯示,去年11月,中國國內6大電視品牌面板采購比例分別是:奇美3 0 %、友達約21 .9%、LG和三星市占率分別為21 .7%和20.2%.
彩電廠商內部消化成本
去年3月30日,CEC旗下中電熊貓的南京6代面板線公布投產;6月底,京東方8 .5代線正式投產;8月8日,華星光電8 .5代線正式投產。8 .5代線投產后,
將能夠生產從1 .7英寸手機屏到55英寸電視液晶屏的全系列產品。
中信證券分析師曹麗艷認為,中國面板進口關稅提高將為京東方、華星光電的高世代項目創造成長空間。2012年1月份32英寸液晶面板價為127美元,42英寸為210美元,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及提高2%關稅計算,兩種尺寸的面板成本,將分別增加16.3元人民幣和26.9元人民。
“上調的關稅可能是上游面板廠商承擔,也可能由整機廠商承擔。”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向本報表示,雖然金額看起來不大,但考慮到彩電行業平均凈利潤僅2%,彩電廠商并非全無壓力。
TCL集團新聞發言人梁啟春則明確表示,關稅上調成本不會轉嫁給消費者,“目前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業態,供仍大于求,成本只會自己承擔,不可能轉給消費者,彩電也不會漲價。”
“目前國內幾家面板廠商的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爬坡期還沒有完成,也不具備保證足夠的產能供應的能力,預計在今年三四季度再提高關稅更利于行業的發展。”復旦大學平板顯示中心主任谷至華說。
以華星光電為例,目前設備產能約4萬片,實際月投片量約2 .5萬片,年底預計將達到10萬片的滿產能運轉。業內人士透露,隨著國內面板企業產能和良品率的爬坡,不排除明年面板關稅進一步上調至8%-12%的可能性。
鏈接
LG、三星中國設廠步伐加快
為降低提高面板進口關稅的影響,三星、LG轉移至中國設廠步伐加快。
拖了一年多、懸而未決的LGDisplay(LGD)廣州8.5代液晶面板項目4月即將開工。此外,三星蘇州項目計劃將由7.5代線升級為8.5代線,正等待中國政府審批。
“如果LGD、三星不在國內設廠,那么在關稅提高、中國企業崛起的背景下,它將丟掉相關的市場份額。”奧維平板研究中心的副總經理李秋緯指出,關稅的提高將加速二者工廠面板在中國量產的速度。而在液晶面板線向國內轉移的同時,日韓企業更加緊了O LED這一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投資。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1月13日上午消息,由于對惠普的裁員決定不滿,一家名為歐洲勞資協議會(European Works Council)的組織已經代表惠普員工向法院提起訴訟。該組織還結束了一項與惠普之間長達16年的協議。 根據歐洲各大惠普工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面板關稅上調5% 企業轉嫁終端幾率不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701/12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