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電子企業業績低迷,曾與汽車產業并駕齊驅支撐日本的骨干產業如今面目全非。日本家電產業緣何敗北?稻盛和夫表示,在今天的日本家電行業中,沒有強有力的企業領路人,“實際上企業是在繁榮和沒落之間輪回,2025年前后將走到下一個沒落期。如果到那時還是少子化,日企將遭受滅頂之災。”
據商務部網站獲悉,夏普、松下、索尼等日本家電電子企業業績低迷,曾經與汽車產業并駕齊驅支撐日本的骨干產業如今面目全非。而美韓企業的攻勢從沒停下過。日本家電產業緣何敗北?復興之路何在?為尋找日本電子行業衰落的原因,日本經濟新聞采訪了稻盛和夫。
記者:曾席卷全球市場的日本家電和半導體產業明顯衰退。索尼、松下、夏普等家電大企業遭遇巨額虧損,爾必達存儲器破產。日本電子企業衰落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稻盛和夫:戰后,先人們竭盡全力,想讓日本從滿目瘡痍的廢墟中重新站起來而拼搏,泡沫經濟時期達到頂峰。泡沫崩潰后,日本經濟迅速陷入衰退。拼搏的激情一下子就萎縮了,這樣無計可施的狀態持續了20多年。在經濟泡沫中遭受了重大打擊,日本的經營者都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不愿意承擔危險和冒風險�,F在日本的經營者多是些不知辛苦為何物,決策首鼠兩端的經營者。我認為這就是今天日本企業面臨的問題。
沒有強力的領袖
記者:日本的家電行業曾經有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這樣偉大的創業者。美國蘋果公司有獨具風范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韓國三星電子會長李健熙也以強悍的領導手腕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在今天的日本家電行業中,有這樣強有力的領路人嗎?
稻盛和夫:非常遺憾,根本沒有。在這里指出個別企業也許不太好,但請允許我指名道姓地說,例如在索尼從零開始打造游戲業務的久多良木健(原索尼副社長),他或許被認為是異類,但可以說具備優秀領導者的資質。重要的是懂技術、了解生產一線的經營者。過去,IHI和東芝里面懂技術、粗獷豪放不俯首帖耳人在上面,而現在出人頭地的都是文科、腦子轉得快的。
所謂領導者,就是能夠對自己的任務描繪出宏偉前景的人。描繪得出未來藍圖,就會有千方百計去實現的信念。就算是下刀子也要會把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有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堅強意志。換言之,就是頑固。陳述自己的愿景,即使得不到贊成,也不會說那就算了吧而放棄,領導者是有敢自作主張并堅持到底的有意志的人。如果沒有人格上的問題,員工肯定會追隨這樣的領導者。
記者:繼蘋果和微軟之后,又出現了谷歌和Facebook,美國不斷誕生勇于革新的風險企業,一直走在全球數字產業的前面。
稻盛和夫:日本的環境非常不利于風險企業的成長。簡直就是“槍打出頭鳥”的典型。而美國早就形成了尋找風險投資等“出頭鳥"加以培育的環境。自己找到創業者說“我為你提供資金”的做法在美國很普通。雖然這里面也有想通過企業獲利自己賺錢的想法,但美國這種培育“出頭鳥”的習慣很強。
在日本,風險企業難以成長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嫉妬心。我感覺如果年輕創業者獲得成功,企業上市,就來挑毛病、拖后腿的傾向在日本很嚴重。到處都可以看到嫉妒心。日本原本平等意識就很強烈,厭惡“出頭鳥”的傾向非常明顯。
現狀維持就等于死
記者:有樂觀觀點認為,如果日元走弱、經濟復蘇,日本家電行業就能東山再起。但電視等產品的銷售仍然疲軟,看不到復蘇的端倪。
稻盛和夫:這樣下去,日本的數字產業只能走向沒落。大概很多人還沒有產生這么強烈的危機意識,實際上企業是在繁榮和沒落之間輪回,2025年前后將走到下一個沒落期。如果到那時還是少子化,日企將遭受滅頂之災�,F在是改變自己意識的最后機會,如果現在動手還有復興的可能。正如“家貧出孝子”這句老話所說的,越是逆境的時候,越容易出現能夠發揮實力的員工。
記者:稻盛先生創辦了2家企業,又帶領日本航空實現了重建。您覺得是否能振興日本的數字產業呢?
稻盛和夫:不管是哪家公司,只要從領導者到一線員工都改變意識,就能實現復興。就是說只要企業不拘泥于過去的成功經驗,能夠打破以往的思維方式,就完全能夠浴火重生。當然,會伴隨著傷痛和痛苦。我認為日航就是這樣的成功案例。
稻盛和夫 簡介
1932年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年創立京都陶瓷(現京瓷)。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現KDDI)。對“京都獎”(授予為科學和文明發展作出突出貢獻者)和經營研究中心“盛和塾”等的發展傾注心血。后就任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會長(現為名譽會長),為實現日航重建而奔走,并實現重新上市�,F年80歲。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1月17日上午消息,三星本周五向美國一家法院提交申請,要求蘋果提供與HTC之間專利授權協議的副本。在今年8月美國圣何塞地區法院的專利權訴訟中,陪審團裁定三星侵犯了蘋果的專利。 新協議涉及禁售令 蘋果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稻盛和夫:日本家電企業無喬布斯式領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701/12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