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后一個月很熱鬧。無論是人造節日“雙十二”還是“末日狂歡”大營銷,還有接踵而來的傳統圣誕節掃貨季,各路商家鉚足了勁,要在這場“節”日盛宴中享受一下饕餮大餐。
傳統節日與人造節誰是贏家?多如牛毛的各類節日,能否一掃消費市場的疲軟態勢?消費者到底在節日中有沒有得到實惠?對于零售商來說,節日營銷的效應到底能夠持續多久?
“雙十二”、“末日”之人造狂歡
與轟轟烈烈的“雙十一”大戰不同,“雙十二”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用淘寶網總裁姜鵬的話來說:“‘雙十二’是購物方式從B2C到C2B轉變的一次大膽嘗試,以‘小而美’為代表的商家群體正在學會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反應。”
目前,只有當當網、蘇寧易購和騰訊等幾家電商披露了銷售數據。當當網稱“雙十二”整體銷售破1億元,以1.3%的增幅略超“雙十一”;蘇寧易購方面表示,線上線下銷售達323.7萬件,超過“雙十一”。騰訊電商旗下的拍拍網宣布,“雙十二”當天消費者在拍拍網訂單總額超2.3億元,創下拍拍網年內單日最高紀錄。
荒唐的“末日”說不會給人類歷史進程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卻也成了營銷界的一場人造狂歡:打開淘寶網,輸入“世界末日”立即出現12020件寶貝,諸如“末日船票、末日禮物、末日逃生包、末日裝備”……除了與這一噱頭相關的商品,家電、服飾、鞋帽等也銷售火爆。不僅有購物、餐飲、旅游等促銷常客,諸如日化快消、網絡游戲、團購電商、汽車銷售、社交網絡等行業也紛紛加入,一條隱性產業鏈從線上到線下、從制造到銷售悄然形成。
圣誕預熱倒計時
相比人造“節”,傳統的圣誕節才是一年一度年底最大力度的打折季。尤其對實體零售商來說,圣誕拉開了年底沖刺的序幕,記者在北京多家百貨商場看到,圣誕氣氛濃烈,隨處可見“5折封頂”的促銷海報。此外,酒店和旅游業也都推出圣誕套餐項目,如“12月22日—24日,顧客只要參與即可贏得大禮包”等活動,用LED液晶電視、洗衣機等頗為實惠的禮品當誘餌。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圣誕檔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營銷沖刺,傳統零售業和電商們都會把它看做是一年的收官之戰,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變,消費型內需的增長將成為今后十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這樣的促銷活動也將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節日營銷大PK
“雙十二”
當當網收60萬訂單,突破1億元人民幣,連續三日訂單量環比增長50%;易迅網訂單數突破21萬單,銷售額達1.6億元;拍拍網訂單總金額超2.3億元。
“末日”
凡客誠品2012末日系列T恤售出10萬余件,其中“末日夙愿之我愛你”男女款合計銷量超過2.3萬件;售價500萬元的“諾亞方舟”船體目前已經有9位國內外客戶,訂貨量26個。
圣誕
國美在線提前啟動新一輪“圣誕狂歡惠”主題促銷活動,多重買贈;北京各大商場的圣誕景觀布置與香港等地區同步,耗資百萬裝飾,多家店鋪將不打烊;北京各大五星級酒店圣誕晚餐基本訂滿。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等年末促銷:在“節”難逃大營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701/12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