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民營和外資加油站的油價都降下來了,為什么還不見中石油、中石化降價?”有車一族的民眾紛紛抱怨。隨著三地原油變化率調頭向上,9月初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的預期已經落空。從際通寶價格行情數據上可以看到,9月份第一周,中石油、中石化柴油批發價上漲幅度較大,平均漲幅在100元~150元/噸之間。相比石油巨頭的高價位,一些民營和外資油站開始降價。
近期,國際油價呈現持續震蕩走高的態勢,使得目前三地原油22天移動均價中高價位所占的比例增加,三地原油變化率延續漲勢,截至9月12日,三地變化率已升至-1.66%。如果近期國際油價保持震蕩走高,三地變化率可能于9月中下旬轉為正值;就算近期國際油價持續震蕩下滑(跌幅在5美元/桶以內),三地變化率本月內也難以跌至-4%,因此,下調窗口難以開啟,9月下調國內汽柴價格的預期可能落空。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有分析人士稱,由于連續幾月國內煉廠開工負荷較低,石化雙雄庫存低,9月份市場供應配置也不寬裕,華北、華東一些主營單位進入9月份后開始適度推價,柴油上推較為明顯。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分析認為,8、9月份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主營煉廠檢修高峰期,進入9月份以來,柴油資源緊張以及發改委下調油價預期的減弱,是汽柴油價格小幅上漲的原因之一。
據悉,6月以來,國內煉廠開工積極性一直不高,加之檢修集中及事故頻繁,成品油庫存依然減少。截至7月底,成品油庫存環比下跌5.47%。其中汽油環比下跌5%,柴油環比下降5.4%。截至9月8日,35家主營煉廠開工率較兩周前繼續走跌0.51個百分點,至79.66%,仍為今年來次低位,較今年5月下旬的歷史最高點大幅下滑8.3個百分點,同比也有5.7%的跌幅。
“多數貿易商對近期調價已不抱希望。調價希望落空后市場更加迷惘,但也有部分貿易商開始補貨。”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有分析人士說道,短期內調價無望,國內市場心態不再一味觀望,貿易商操作趨于正常,目前雖無投機性購買,但正常的季節性需求回升一樣可以帶動柴油基本面走強。
由于中秋假期后整體看漲心態仍在延續,后期柴油終端需求將逐漸上漲,加之國慶大假臨近,補貨熱情難以消散。與去年同期類似,近期國際油價再次出現突然上漲的跡象,投機需求突然爆發的情況可能會再次重演。
另外,前期柴油進口關稅下調,加之兩大公司煉廠開工率9月底將出現反彈,際通寶預計再次發生柴油荒的可能性不大,而國內汽油供需面預計波動變化不會太大,市場氣氛或受柴油行情走高影響得到一定提振。由于外資和民營油站數量少,隨著批發價的逐步上升,占有主要市場的中石化和中石油降價促銷的可能性不大。
推薦閱讀
近年來,我國電工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應該會發現,自己能夠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機會越來越多了,甚至有可能承擔標委會的秘書處。而這種變化無疑來自于我國電工標準化工作的轉變。 十一五時期,我國建立了有別于前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石油、中石化油價為什么不降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915/1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