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天來,鄭州市的空氣污染指數不斷升高,已從8日的108升至10日的117,據悉,目前鄭州市內煙霧彌漫,不少市民反映空氣中煙味嗆鼻,并出現咳嗽、胸悶、呼吸不暢等癥狀。
鄭州市環保局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由于秋冬季節容易出現這種迷霧天氣,另一方面,鄭州市禁燒辦督查組發現,鄭州市區周邊有零星雜草、秸稈焚燒的現象,導致空氣質量變差。
不少網友表示,政府部門應在扶持秸稈再利用上更有作為,不能一禁了之。農民自行賣秸稈,或秸稈還田,其成本頗高,往往得不償失,不如一燒了之。此舉雖浪費了資源,污染了環境,卻也實屬無奈。
由此,機電在線小編想到,如果能夠建立一條連接生產與廢物處理再利用的產業鏈,那么不僅可以實現節能減排,還能夠降低生產和治污成本,可謂一舉多得,尤其是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機電企業,如果能夠與相關企業實現合作,建立生產廢料再利用產業鏈,對于機電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機電在線小編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有不少機電企業采取措施欲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資源。比如一些電廠利用工業冷卻水、工業廢水的余熱實現定點供熱,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也實現了經濟利潤增長。
又如去年上海世博會中,世博園區的路面也用了寶鋼的材料,這種材料是寶鋼高爐里的礦渣微粉,這些過去常被作為工業垃圾處理的礦渣,在科學的規劃利用下,逐漸產業化,并創造效益。
雖然有很多機電企業在變廢為寶,建設循環經濟上做出很多努力,但是我國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成熟度還遠不及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而這需要機電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機電企業要樹立循環經濟意識,要將眼光放長遠,不要光為一時的利益而盲目粗放生產,機電企業要尋找與相關企業合作的途徑,嘗試建立科學的廢物再利用的渠道,增加利潤增長點。
另一方面,政府要給予機電企業政策和財政的支持,在節能減排理念的支持下,也要幫助機電企業尋求更合理的利用資源和能源的新技術新方法,促進產業快速升級轉型。
推薦閱讀
10月9日,重慶市召開了食品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工商局局長黃波針對沃爾瑪在渝企業以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以虛假的商品說明欺詐消費者等違法行為進行了通報。并對沃爾瑪處罰了違法所得五倍罰款269萬元,從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鄭州煙霧污染的啟示:機電業需開發循環經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1013/1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