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黃光裕也是很好的朋友,包括張大中也是很好的朋友�!闭粋月前,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陳曉如是對本刊記者表示。
如今看來,這句話未免失于客套。
即便陳曉自己,當時也補充說:但是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方式可能不同,假如你想得更長遠一些,今天你說在國美沒有發生這些問題之前說國美很成功,但是實際上它隱藏很多問題,才會有今天這個變革的過程。
自8月5日國美電器的一紙公告(宣布將對公司間接持股股東及前任執行董事黃光裕進行法律起訴;國美電器也在4日晚收到黃光裕代表公司要求撤銷陳曉董事局主席職務的信函)至今,陳曉與黃光裕之間的矛盾,以不可遏止的方式被公布于眾,引發軒然大波。
那么,接下來,事態將如何演進呢?
“5·11”:黃光裕先輸一招
雙方反目這一結果,其實尚屬意料之中。而且,陳曉以及貝恩資本,此前也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
黃光裕的上一次爆發,是在今年5月11日。第一大股東黃光裕夫婦(公告稱占31.6%股權的聯屬股東),委托律師在股東大會上投出的反對票,導致第二大股東貝恩資本的三名代表進入董事會等的議案被否。
“我相信不會再有這種事情發生了�!必惗魍顿Y亞洲董事總經理竺稼事后對本刊表示,他們隨即加強了與機構投資者的溝通。
事實上,如果此后黃光裕失去控制權的話,“5·11”事件的影響不可小覷:按照國美電器引入貝恩資本時簽下的協議,這將導致國美電器賠償后者24億元人民幣(3.52億美元)。
這很容易招致市場幾投資者的“用腳投票”,且讓國美電器現任董事會“加分”(僅12個小時之后,國美電器就將股東大會的決議推翻)。很簡單,外界更易于接受國美電器給出的理由:我們深信本次股東周年大會的投票結果并沒有真正反映大部分普通股東的意愿,并肯定不能代表整體管理層及董事會的意志。
——說直接點,就是黃光裕此舉或許是置公司利益于不顧。
實際上,綜合事后相關的評論而已,公眾對黃光裕其實多有同情,對陳曉亦有不少指責,但這種“同情”、“情感分”,或許于事無補。
關鍵在于,投資者怎么看?投資者是否會拿著自己的真金白銀去迎合所謂“民意”?
雙方籌碼:互有高下
對于陳曉而言,籌碼可謂不少。
首先,國美舊部的支持。尤其是,在黃光裕發難之前,陳曉就出讓總裁一職,這會讓外界對其“加分”,比如并未貪戀權位等。
這一點,透過最近包括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副總裁孫一丁等人的公開表態,也可以看出,身在國美電器的國美舊部中,尚無人公開支持黃光裕。而且,這一信號也在公司內部被釋放。
其次,貝恩的鼎力支持。這個不難理解,貝恩也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慮。
——如此,黃光裕夫婦面對的就不只是一個陳曉,而是“國美舊部 + 陳曉 + 貝恩”。
再次,陳曉手中尚有牌可打。其一的可能,便是配售,以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在2009年7月的配售中,黃光裕依靠差價的“先于二級市場拋售,再全額參與配售”的做法,令市場人士叫絕。但是,很不幸,2009年8月,黃光裕的股份曾被香港高等法院凍結。此外,黃光裕夫婦或還要承擔6億罰金,及2億資產被沒收的判決。如果參與配售,黃光裕會否面臨沒錢的尷尬?這種可能性是有的,畢竟,黃光�;蛟S無法重復去年的“拋售套現再參與配售”之手法。當然,黃家還有鵬潤系的資產,以及300家未上市的門店等,如果騰挪得當,籌措資金參與配售也并非不可能。
最后,“黃光裕涉罪”一事,確實會對國美電器導致聲譽等的影響。
當然,黃光裕家族的籌碼也有不少。
首先,目前黃光裕夫婦仍為大股東。其擁有的表決權,是需要陳曉及貝恩資本無法忽視的,甚至是難以匹敵的。
其次,道義上的優勢。無論如何,黃光裕是國美電器的創始人,其開創的國美模式可謂顛覆性的,而且,這一模式令巨大的消費群體受益。
再次,國美電器的商標權,以及300家未上市的門店。商標目前只是授權國美電器使用;門店則可處理變現,并對國美電器產生影響。
目前看來,若召集臨時股東大會進行表決,機構投資者將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雙方也正就此進行“拉票”。
一個較大的變量是,由于黃光裕方面指責陳曉不具備管理一家大企業的能力,導致國美電器增長放緩甚至停滯。8月下旬,國美電器將發布半年財報,業績如何,也將對雙方產生影響。
令人遺憾的結局
事態發展至今,已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或許只有陳曉、黃光裕本人,才能說得清原委(排除因利益、訴求不一而可能隱瞞的因素)。
實際上,黃光裕梟雄般的個性,決定了他出事以后,國美電器無法重復之前的兩宗正向案例:物美創始人張文中被抓后吳堅忠接任并將企業帶入正規,創維創始人黃宏生入獄后張學斌危機受命拯救企業。
對于黃光裕而言,他要的是不單是大股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控制權。所以,即便身陷囹圄,他亦對國美表現得高度關注,前期還指派私人代表進行簽字。
而對于陳曉,如果控制權(尤其是企業的戰略決策及管理權)旁落,則意味著自己僅僅是個“傀儡”或“牽線木偶”,除非他是毫無追求之人,否則難以接受。
而黃保持控制權的表現之一,即對于舊部的控制力。畢竟,他們是黃帶著打拼多年的“嫡系”。對陳曉而言,盡管或許真的如他所言,不想去改變國美的基因,只是帶領高管團隊做事,但問題在于,如果他面對的是一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高管,又怎能有所施展?
所以,舊部的分化,必不可少。而且,相比失去自由的黃光裕,陳曉可以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太多了。比如,2009年7月,國美電器將占現有已發行股本約3%的股權授予105名高管。這種做法,其實簡單。而其所折射的意義,則并非像黃光裕所指責的那樣簡單——是在軟化舊部。你可以將之理解為給高管戴上“金手銬”,更利于企業發展。需要黃光裕反思的也恰在于此:為什么在出事之前,他沒有采取類似股權激勵舉措呢?
由此可見,陳曉的一些所謂“陰謀”,其實也是被黃光�!氨啤背鰜淼�。
可以設想的是:如果黃光裕在出事之后,對陳曉充分授權,他還會“去黃化”嗎?
還可以設想:如果陳曉充分與黃光裕的代理人溝通,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是否會消除?
再可以設想的是:如果黃光裕不采取類似所謂“魚死網破”的方式,他是不是反而會保住大股東的地位?
仍可以設想的是:如果雙方不得不“魚死網破”,國美電器、數以萬計的員工,以及諸多投資者將面臨什么?
換言之,這已經不是陳、黃二人的對決了。在這場仍在持續的中國幾乎最富有戲劇性的商戰中,其影響將遠遠超越控制權的爭奪。
在幾年前落幕的“迪斯尼戰爭”中,迪斯尼家族的人最終將邁克爾·艾斯納趕下了臺。在位20年的艾斯納,成功讓迪斯尼轉型并獲得了巨大成功。但在2003年,艾斯納也與迪斯尼家族的人最終反目——當年12月,副董事長也是迪斯尼家族在公司中僅存的血脈羅伊·E·迪斯尼辭職,并指責艾斯納犯有決策失誤、管理不善等七宗罪。借助自己創辦的“拯救迪斯尼”網站,以及輿論的支持,尤其是艾斯納的敗筆,羅伊最終成功。
在中國,黃光裕家族能復制這一切嗎?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日前,無錫松下冷機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主動召回報告,決定從2010年8月4日起,主動召回松下公司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期間生產的B20~B26/C23~C29系列, 29個機種共計365574臺電冰箱。 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陳曉VS黃光裕:一場難以雙贏的對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