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好玩的事情。
江湖上傳言,混汽車圈的比亞迪意圖混進家電圈。
這條信息沸沸揚揚地傳了好些日子,始終不見正主出來發個言表個態,所有的消息源都是“有關人士”、“相關人士”,出來發話的跟比亞迪“挨”得最近的、有頭銜有名的(字還沒有),要數這條新聞里的“比亞迪在香港的指定媒體關系顧問IPR奧美公關的羅女士”,“她”發表了一番“不能拿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待比亞迪造家電這個事情,當年比亞迪宣布造車很多人也不看好,但現在的發展卻很順利”的言論。
沒有比亞迪官方表態,這并不影響江湖上對這件事情的“演繹”。隨便翻看下近期關于比亞迪的報道,從“比亞迪已成立新的電器部門,開始展開相關的籌備工作”,到“比亞迪最晚今年下半年便會推出首款家電產品”,從“比亞迪在家電領域將會以推出全新品牌的運作方式”,到“比亞迪可能會率先選擇以液晶電視,或是與汽車相關的車載電子電器等產品為進軍家電的切入口”;從汽車業者,到家電業者,從研究人士,到行業專家,紛紛跳出來發表意見、看法。各種報道連篇累牘,對于“比亞迪進軍家電業”的劇情演繹也越發精彩。
我總是喜歡“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度別人”,于是不免“陰暗”地想,人們如此熱切地關注這件事情,說不定都是懷抱著看好戲的心態,等著看此前還挺順風順水的比亞迪如何在沖進家電的海洋后或沉入海底、或被沖上岸的劇碼。
我不熟汽車行業,也不熟比亞迪,但對這個企業曾經在IT、汽車兩大領域創造的“比亞迪奇跡”還是有所耳聞的,也在媒體上看到過關于它創造的比如“人+機器”、“產業鏈垂直管理”、“袋鼠模式”之類獨特成功模式的報道。且不論在汽車領域的經驗能否成功移植到家電領域,家電領域的海水本身就足夠深了。在我不長的家電記者從業過程中,就多次聽到不同家電企業的人士表達這樣的觀點,“傳統家電產品行業現在競爭非常激烈,早已進入微利時代”。隨著行業內不斷的合作、收購、兼并,包括上游環節、生產基地、營銷渠道都越來越集中到部分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老兵們況且爭得頭破血流,又能留下多少空間給比亞迪這個新兵去成長呢?
老祖宗說,術業有專攻。這是有道理的。以我膚淺的認識,或者比亞迪還是在自己玩得轉的汽車領域精耕細作比較好吧,看能不能為我國的汽車工業在世界上打響名號做點貢獻。若是非要玩一把家電領域的事兒,不如就折騰點車載冰箱、車載電視之類的跟汽車有關的物件吧,總還是和本行有關的,多少更有優勢。大不了自產自銷,給每臺比亞迪汽車都“標配”上。
推薦閱讀
格力欲進軍冰箱產業一事,連日來成為各大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這意味著企業10多年來精心營造的專業空調制造商形象的破滅,也將成為中國最后一家消失的專業空調制造商。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格力一改往日“低調內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術業有專攻 比亞迪進軍家電業尚待考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