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地區連日高溫,空調市場開始進入銷售旺季,然而不久前,格力卻在安徽當地報紙大版面刊登通告,高調宣布與蘇寧電器(安徽區域)終止合作關系,一時引發輿論嘩然。聯想起當年格力與國美的決裂,以及近來不斷的官司,讓人不禁要問,一向專注于“核心科技”的格力電器,為何卻頻頻成為輿論話題的主角?
真決裂還是“假離婚”?
如果說當年格力與國美在分手時還比較低調,后經媒體報道才成為大規模事件,那么此次格力的“登報聲明”則很有先發制人的意味。當連鎖家電賣場與家電企業的合作日趨緊密的時候,強勢的董明珠依然信奉專營店的格力模式,并以此作為與連鎖賣場分庭抗禮的資本,先是國美,現在輪到蘇寧,在渠道為王的家電市場,格力真的可以無視大型連鎖賣場的威脅而自立為王嗎?
事實上,在一二級市場有著絕對優勢的連鎖賣場,是大多數企業要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實現雙贏”的對象。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格力與兩大連鎖渠道國美、蘇寧的正面較量說明,格力與家電連鎖的合作至今還停留在較淺的層次。格力過去與國美交惡,現與蘇寧交火,如果事態擴大可能會對格力在一二級城市造成影響,而在三四級市場,格力單品類專賣店將遭遇海爾、美的等多品類綜合專賣店的沖擊,格力的形勢不容樂觀。
因此,即使強勢如董明珠者,也未必會只堅持格力模式而對連鎖賣場視而不見。雖然董明珠曾表示,“格力不會跟國美合作”,但現在國美賣場中還是重現“久違”的格力空調,格力與連鎖賣場的曖昧關系耐人尋味。那么,這次格力與蘇寧的分手,為何僅在安徽地區?這到底是真的決裂還是又一場“假離婚”呢?
維權還是炒作?
有分析認為,格力這次與蘇寧的較量,“可能是為談判增加籌碼”,從格力的立場來看,不希望連鎖賣場的做法擾亂其代理商渠道體制,最終損害格力的利益。作為空調廠家來說,格力必然要考慮連鎖與渠道經銷商的平衡利益,連鎖的做法給渠道經銷商造成損害時,它必須有所動作。但是,這可能只是安徽地區的局部行為,格力未必會因此而與蘇寧徹底決裂。
對此,有媒體綜合之前的格力訴廣州財政局案、“世界名牌”被指虛假宣傳事件、格力訴美的“不正當競爭”案、以及圍繞“無氟空調”的口水戰等,指稱格力“熱衷”于借勢炒作,此次與蘇寧的高調分手,可能也是格力的又一次策劃而已。
此前格力訴廣州市財政局一案曾被媒體持續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以致于該局張杰明局長笑言,“格力借此向政府施加壓力,再借媒體炒作,倒是省了幾百萬廣告費。”雖然格力明確對炒作一說進行反駁,但這一轟轟烈烈的案子最終不了了之也著實讓人意外。
而不久前格力總裁董明珠炮轟無氟變頻空調,也招致了海信等家電企業的抨擊,引發了一場口水仗。這與格力空調一向專注于“核心科技”的低調作風頗為不符。而此次在安徽與蘇寧高調分手,更是引發了媒體多層次的解讀與猜測。
但也有業內人士不同意格力炒作一說,認為格力頻繁出招,成為事件焦點,是其危機感增強的表現。分析稱,格力多年來引以為傲的渠道優勢(專賣店形式)遭遇了海爾、美的等多品類綜合專賣店的沖擊。美的進行的扁平化銷售渠道變革,海爾大力推行的自主經營體搶走了格力不少份額,而格力與連鎖賣場的合作也一直未能更加深入,這些都使得格力多年所占據的“空調龍頭”寶座岌岌可危。
有專家認為,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格力應擺正心態,在商業模式、渠道架構和產品技術上進行創新。如果頻繁陷身于輿論話題的漩渦,其品牌美譽度也會受到影響。
推薦閱讀
"最新的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僅僅是確認了電信和廣電之間業已存在多年的競合關系。對電信和廣電的人來說,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但試點城市的出現,畢竟使三網融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本周,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和試點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格力蘇寧分手引猜測陷輿論漩渦為哪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