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總裁董明珠應該算是6月份以來家電圈里的風云人物了。她的一句“現在的無氟空調,其實都是有氟的。企業(yè)炒概念就是不尊重事實,撒謊欺騙消費者”引發(fā)了空調業(yè)連續(xù)兩周的熱辣口水戰(zhàn)。
這邊剛擲地有聲地為老百姓“討公道”,那邊就有人跳出來指責董明珠不懂技術,給行業(yè)潑冷水。
家電協會的領導也只是非正式地拋出一句“目前的無氟空調確實對臭氧層無害,因此宣傳無氟概念沒什么問題”,算是給“無氟”空調一個官方的名分。
縱觀整個勢態(tài)發(fā)展,你會發(fā)現提出質疑的人沒提到點兒上,做出回應的人更是含混不清,有些所謂的專家教授也是概念模糊,或者亂說一氣。而媒體記者們也多是人云亦云。以至于一場關于“無氟”概念的交錯誤讀持續(xù)至今。
經過多方的采訪,記者很遺憾地發(fā)現,不少被采訪的空調廠家在“無氟”這個概念上也含含糊糊,有的甚至引用媒體上錯誤的觀點來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無氟”概念真的就那么難搞懂嗎?
●2013年現有空調制冷劑R22面臨被凍結
1930年美國生產制冷劑的老大——杜邦公司研制出了一類新的化合物,取名為氟利昂,氟利昂系列產品包括有十幾種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產品,如CCl3F(F-11)、CCl2F2(F-12)、CHClF2(F-22)、C2H3F3(F143)等等。由于它的優(yōu)良的制冷和傳熱物性,同時又具有不可燃性,在制冷領域迅速替代了其他的傳統(tǒng)制冷劑。
傳統(tǒng)冰箱制冷劑和發(fā)泡劑使用的R12和R11,以及一直被當作空調制冷劑使用的R22都是屬于氟利昂制冷劑。由于R12和R11對于破壞大氣臭氧層的危害非常大,幾乎是R22的20倍,因而在2007年就被中國環(huán)保總局限制使用。
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規(guī)定,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在2040年全面禁用氟利昂類物質。而在2007年9月召開的第19次《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會議上,由美國、巴西等國提出議案,通過了加速淘汰HCFCs(R22屬于此類物質)的決議,要求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在2030年完成禁用工作。同時要求從2013年開始凍結HCFCs的使用量。
作為R22的替代制冷劑,目前研究比較成熟的主要是R410A和R407C。當前,大部分空調廠家推廣的“無氟空調”使用的大都是R410A制冷劑。
●為“氟”喊冤
是不是“無氟”空調,“氯”說了算
“從無氟冰箱到無氟空調,‘無氟’一直都是行業(yè)內的通用叫法,雖然從字面上來看并不嚴謹,但是表達的意思就是該類產品不會對臭氧層產生影響。”某業(yè)內人士說。
至于“無氟”比較嚴謹的說法,應該是“無氟”冷媒中的“氟”不是指“氟元素”,也不是指“氟利昂”,而是指“氟氯烴”。
氟利昂只是一個產品的品牌,指代含義不清,直接用化合物名稱“氟氯烴”來說明更為清晰。“氟氯烴”中的氯元素是真正破壞臭氧層的罪魁禍首,解決臭氧層被破壞的問題,就是要去掉“氟氯烴”中的氯元素。由此可見,那些還在媒體上糾結R410A到底含不含氟元素的爭論是沒有意義的。
格力的某位工程師在批判現有的無氟空調時說:“無論是R22還是R410A,都是含有氟元素的,而且都屬于氟利昂制冷劑。”
對此,家電研究院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對記者表示,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R410A和R407C都不含“氯”,并不屬于氟利昂范疇。杜邦公司為了區(qū)別于氟利昂而為新的環(huán)保型制冷劑統(tǒng)一命名為舒瓦系列產品,R410A和R407C是屬于舒瓦制冷劑這一類別里的。
●“無氟”不是個新技術
炒冷飯激起格力不滿
“大金空調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有無氟空調的產品了。”蘇寧電器空調部負責人表示。
“我們雖然早在2000年就已經開始使用R410A,但是我們從沒覺得這是一個應該被放大的宣傳點,我們認為空調是否具備過濾有害細菌的能力、制冷和制熱效果以及減少噪音才是重要的技術。”LG空調事業(yè)部的陳嬌說。
既然不是什么新技術,怎么會忽然引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主要是最近某些廠商在廣告、媒體上大肆宣傳自己的‘無氟變頻空調’,估計這一舉動惹惱了董明珠。”某業(yè)內人士分析,“中國的家電企業(yè)本來就是愛出風頭,如果能當了某個技術的鼻祖,產品就會被認可,會更好賣。海信和美的不是一直在標榜自己是變頻專家嗎,除了變頻技術,現在也沒有其他什么新技術可以宣傳了,于是,有的廠家就開始宣揚自己是無氟專家。而格力覺得‘無氟’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拿出來宣傳炒作的話題。格力覺得自己這個一直研究無氟的老大都沒站出來,別人怎么就敢說自己是無氟專家?于是就有了炮轟事件。”
●R410A也不是一勞永逸
家電協會:給中國企業(yè)留點機會
雖然R410A不含破壞大氣臭氧層的氯元素,ODP值(消耗臭氧潛能值)為零,但其GWP值(全球變暖潛能值)較高,為2100,而R22為1700,都受到《京都議定書》限制,因此只能算是過渡性替代制冷劑,并不屬于長期替代的理想制冷劑。
“這也是家電協會為什么一直沒有逼著企業(yè)用R410A替代R22的原因。當然,一方面是因為R410A是個過渡產品,如果未來面臨二次淘汰,現在逼著中國企業(yè)換制冷劑就是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家電協會也想給中國自己的企業(yè)留點機會。”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什么機會?
用R410A替換R22,加上配件及輔料成本,折算下來,一臺空調的成本就要增加三四百元。就算僅僅計算制冷劑的費用支出,現在國內企業(yè)銷售的空調大概是8000萬臺左右,每臺多出60元,就有將近50個億了。
“現在離2013年這個凍結使用期限還有段時間,家電行業(yè)也希望能利用這段時間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氟制冷劑。國內很多單位正在努力,如清華大學研制的清華3號制冷劑已經可以達到和R410A相似的效果了。格力也從2008年開始研究采用R290,他們研制的一臺R290的樣機已經通過專家鑒定。雖然R290在環(huán)保方面優(yōu)于R410A,但是其具有可燃性,還需要解決安全性的問題, 因此,格力還在繼續(xù)研究中。
就算未來要全面替代R22,無疑選擇既沒有ODP值又沒有GWP值,又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冷劑是最好的。所以,家電協會一直都沒有高調提出無氟的問題,就是希望能給國內企業(yè)留點時間。真希望國內的家電企業(yè)能理解這份苦心,別再瞎折騰了。
推薦閱讀
媒體對“富士康事件”的報道被經濟學家郎咸平認為“不著調”,7月6日其博客上發(fā)表文章(同時在開心網發(fā)布日記)稱,媒體近日對富士康危機的報道都停留在表面,而其背后的根源和黑手是美國蘋果公司。他還建議富士康放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風起云涌 “無氟空調”鬧劇緣何上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