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去制造化”陡然間成為許多家電企業熱議的發展命題,一些企業甚至提出了向服務和營銷轉型的新路徑。《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也注意到,在許多企業提出“去制造化”發展的背后,正是受到了技術和市場的話語權缺失,制造環節利潤日益稀薄,不足以支撐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最終不得不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過,一些家電企業對于“去制造化”并不認同。長虹集團企劃部部長劉海中就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作為從制造領域發展起來的中國家電產業,多年來我們在制造上已經積累了眾多優勢,如果完全放棄制造,不僅是影響到員工就業的社會性問題,還會在今后的市場中向對手拱手送掉我們多年來的發展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欽也指出,制造優勢是支撐中國家電業的發展根基,現階段對于許多家電企業而言,當務之急是進行制造的高端化轉型,要從下游的整機拼裝向上游的關鍵零部件制造轉型,要從低附加值的產品向高附加值的產品制造轉型。
制造也分高低端
“制造水平也體現了企業的一種技術和工藝水平,企業對于制造環節的管理,往往會影響到其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優勢。”廈華電子品牌部經理蘇再泉告訴記者,從3年前廈華電子的虧損,到今年的扭虧為盈,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來自于企業內部的制造轉型。原來一條生產線全年只能生產120萬臺電視,但通過制造工藝的調整以及人員培訓,年產能提升到180萬臺,這其中增加的效益便為廈華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動力。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生產現場管理的負責人也介紹,同樣的生產線,使用不同的生產工藝、現場管理和員工,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熟練工配合精益化管理,不但會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還會提升產品的品質。記者注意到,美菱自去年開始向所有消費者公開承諾“冰箱開機不制冷免費送”的活動,正是由于具有企業高品質制造的保障,才有了承諾的底氣和實力。
為了提升制造水平,將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現代技術應用到制造環節,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長虹集團便在內部推動“IE(工業工程)”,提出“通過對人員、材料、機器設備組成的系統設計和改進,提高生產率并降低成本”的制造技術創新。臺灣質量管理大師林秀雄教授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IE就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性工程專業技術,對于傳統的制造產業而言,將會因為IE的出現而實現新一輪的創新與升級。
據長虹IE工程師張泉偉介紹,網絡公司是長虹目前推行IE最好的一個子公司,僅僅一個月時間,將32萬庫存縮減歸零,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品質。“以前,4條部件加工線有60多個員工,生產出來的部件供應總裝線的生產需求,現在合并后,每條總裝線有6個面板加工員,7條總裝線上共42個面板加工員,人手上有一定減少。”長虹多媒體公司生產工廠負責人表示,這種制造技術的應用確實為企業帶來了效益的提升和良性率的改善。
短短兩年間,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全公司的普遍采納,記者了解到,長虹集團旗下的多媒體、模塑、器件等公司都通過實施IE達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損耗的目標,從而加快長虹實現精益生產的步伐。最終,也成就了長虹向制造要效益的目標。
向上走的戰略背后
目前,中國家電業正在市場上掀起一股“向上走、高端化”的戰略轉型序幕,不僅是在彩電市場上,冰箱、空調、洗衣機等領域都出現了國內企業轉型高端市場的身影,還出現了包括互聯網LED電視、無氟直流變頻空調、全自動滾筒洗衣機、多開門6A冰箱等高端產品。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一個以小家電博得美名的企業卻屢屢在小家電上出問題。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曝光了美的生活電器紫砂煲“生產黑幕”,稱紫砂煲產品中的天然紫砂基本都是以普通陶土為原料,用化工制劑進行增色制造而成,而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從制造到創造的前一站:制造高端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