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有個好笑的現象:比如現在都在提倡低碳,那一定就能看到滿眼的“低碳家電”,再比如3D盛行,電視機企業就毫無疑問的瘋狂投身于3D顯示,時間再往前推推,還有去年一窩蜂扎堆的互聯網電視和可勁燒錢的面板項目。
前些天,一位圈子里的朋友聊起有企業打電話詢問什么是低碳家電,不禁失笑,我們的企業連概念都沒弄明白就已經在宣傳自己的低碳產品了,實在令人擔憂。
靜下心來就可以解讀出這樣的結論,國內的家電企業總是跟在別人后面走,總是比人家慢半拍,而后又心不甘情不愿的被迫“上位”迎合,于是陷入了一個“落后—仿效—再落后”的怪圈,不可能完成超越。
中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國,我國生產的空調占到世界產能的75%,微波爐75%,洗衣機和冰箱近40%,空調壓縮機75%,冰箱壓縮機占到40%的份額。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看,如此大的生產量卻未能讓中國站在世界家電產業的高端,問題會出在哪?
而更讓人覺得有問題的是,我國能成為世界最大家電生產國背后,卻是跨國家電公司為主導的力量對世界家電產業轉移的推動結果,這些跨國公司用十年的時間把中國從一個內需為主導的家電生產國培育為全球家電產業大國,那么,用同樣的方法,他們也可以把泰國、土耳其這樣的新興國家培養出來,何況這樣的苗頭已有顯現。到那時,跟在別人后邊走的中國企業不過充當了跨國巨頭尋求成本控制環節中的一著棋子,留給自己的不過是一些別人丟棄卻無法超越的新一輪落后。
當然,我們承認,追求進步、仿效先進也是上位的一種策略,這其中我們企業的反應速度也可稱為迅速。相信在一輪輪的追新過程中,我們的企業也得到了鍛煉,看到了差距,學會了成長。但當以功利主義的激進心理尋求所謂的進步時,目標往往非常單一。讓我們的企業變得更大更強是學習別人的目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產業升級、掌握核心技術卻是當前最為急迫的需求。
企業跟風追進以求市場認可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慢半拍亦或被逼“上位”這種現象背后值得擔憂的不是有沒有贏得市場的問題,而是企業意識只對行業中的表面現象和企業利益著迷,并試圖用一種強加的產品策略引導出滿足自己需求的買方市場。
這也意味著,一旦一個新的概念或導向出來,我們企業又不得不舍棄現有的調出的不真實需求去盲目追求新一輪的“進步”,而這種進步并非建立在產業進步和技術提升的前提下,不具備背后支撐力量的連續性。
我們相信,無論哪個企業都不愿意把發號施令的權利交給他人,但如果我們只滿足于成為一個追隨者,將注定在慢半拍與被迫上位的惡性循環中繼續。
推薦閱讀
備受關注的國美集團原董事局主席黃光裕涉罪案昨日一審宣判,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和單位行賄罪判處黃光裕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國美公司和鵬房公司犯單位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辣評:家電企業的慢半拍VS“被上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