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世博會將在上海正式開幕,這是繼奧運會之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個世界級盛會,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嶄新機遇,中國家電業也將從中受益。世博會將給中國家電業帶來怎樣的機遇?企業應該怎樣才能抓住這一機遇?請看本期《家電縱深》:世博會推動家電供需“無縫對接”。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家電縱深”。首先我們歡迎一下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老師。羅老師,5月1日,世博會將在上海拉開帷幕,這是繼奧運會之后我國又一個舉辦的世界級的盛會,您覺得世博會的舉行對中國家電業的影響在哪,會帶來哪些機遇呢?
羅清啟:中國其實不容易,我們也很自豪,自豪在什么地方?2008年開了奧運會,2010年搞世博會,這應該是一個世界級的活動。但是我可以把這個會看成是一些大客戶,對電器來講,電子產品來說是大客戶,確實是大客戶。是什么大客戶呢?是苛刻的大客戶,它要求比較高,標準比較高,對質量、技術的要求比較苛刻。我覺得每個國家把奧運會看成是推動它產業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量,為什么這么說呢?電子是這樣,有大型活動,不僅對電子有需求,對別的產品也是油需求的。在中國舉辦會推動非常大。2008年我們的贊助商是海爾,它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制造企業和奧運會的搭配,海爾向它提供了很多電子產品,我覺得這個會議會拉動我們挑剔苛刻的客戶,會造就高質量的供應商。
世界級的展會不是造就世界級的品牌嗎?奧運會之后,對海爾贊助商的推動力量是非常大的。日本、韓國這些電子強國,都是借奧運會向世界推出他們的產品。作為經濟起飛的助推器,世博會也具有這個功能,不過這次世博會還是比較有特點,它的授權零售商是和零售企業合作,這次和國美合作,奧運會是和制造企業合作,世博會是和零售企業合作,這個也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可以達到一個結果是一樣的。奧運會等于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種拉力,提升技術水平、質量控制能力的推手。世博會更有意思,更巧妙,它把著力點放到了零售企業,放到零售企業之后會出現什么現象?我覺得它在調供應鏈,這個意義很大。比如現在世博會口味的電子產品推出了之后,我的技術標準、我的質量標準、我的功能、我的設計,我指定零售企業去做,零售企業把這種大客戶的需求又反饋給制造企業,制造企業然后在零售企業里面做銷售。海爾原來是直供給奧運會的,我們這次是在國美整個全國最大的零售連鎖網絡里面做這個東西。這次我覺得合作的伙伴看起來是國美,我覺得國美是一個平臺,比如后面有海爾這樣的制造企業,一連串的制造企業。
為什么說這次意義也是很大呢?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你會發現擺在中國電子企業面前的需求不像以前那樣變大,現在突然之間變大,突然之間又回縮變小,世界整個電子需求的變大和變小,對我們供應鏈的影響是很大的。中國以前能處理什么?能處理需求變大,現在突然之間需求變小了怎么辦?需求也沒有變小,突然之間變新怎么辦?我現在要低碳的產品,你能不能搞得了?反之,國法參加這個活動之后,零售和制造之間的配合要強化,正是世界需求、金融環境的變動,導致我們整個電子產業鏈的變動,產業鏈的變動,在國內又有這么一個誘因,搞這個世博產品,現在世界最潮流的一些技術潮流、制造潮流、設計潮流的產品,我認為是一個里程碑意義的對供應鏈的調整。
主持人:也是對制造企業,包括這些流通企業的一個新的考驗、一個新的課題。
羅清啟:為什么說是一個新的?比如我們現在的產品實際上在走向全球,大部分是給別人訂牌。產業鏈里面位次還是比較低的,世博會是苛刻客戶,我覺得歐洲的市場、北美的市場、發達國家的市場都是苛刻客戶,世博會就是一個苛刻客戶,它在國內要苛刻的產品,反之,我們的制造企業可以給它造的產品,零售企業可以銷售的產品,肯定是大練兵了。如果我們通過這種檢驗,現在也證明通過了這種檢驗,有了這種檢驗之后,對企業來講,都是一個能力。比如中國電子制造產品要去出口,要到海外發達經濟體開拓市場的時候,這都是鍛煉。
主持人: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積累。您覺得世博會在哪些方面會改變中國家電產業?包括它的零售業、制造業的基因?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新能效標準實施在即,空調產業或將迎來一個新的拐點,而以海爾為代表的國內空調企業正通過產品、渠道和商業模式三個層面的創新,為消費者“零距離”提供按需定制的個性化服務方案。業內人士認為,這三大創新顛覆了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世博會推動家電供需“無縫對接”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