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關注的央視“315”晚會昨晚正式上演,早有消息透露,今年央視將重點關注家電行業,果不其然,晚會開場登場的就是眾多平板電視廠商,而央視將利劍直指外資平板品牌。
晚會現場,LG、索尼、東芝等外資平板電視品牌被曝光,這些外資品牌鉆法律空子,利用文字游戲將平板電視面板保修期從三年改為兩年,不僅如此,還加收昂貴維修費和上門費。
根據我國“三包”法規定,電視機產品主要零部件保修期為三年,在執行過程中,外資品牌卻偷梁換柱,指出三包法所指的電視機為顯像管電視,主要部件為顯像管,平板電視的屏幕并不在主要零部件范圍之內。現場調查的外資平板品牌包括三星、夏普、松下、索尼、日立、飛利浦在內的客服人員均表示,平板電視的整機保修一年,屏幕保修兩年,主要零部件保修三年,多個企業的客服表示平板電視的屏幕并不屬于平板電視的主要零部件。
對此,經過調查顯示,96%的現場投票都認為平板電視就是三包法所說的電視機,而平板電視的顯示屏也應該是電視機的主要零部件,因而也應該在三包的范疇內。
外資品牌如此破費心思的繞來繞去,無非就是想減少一年對平板電視顯示屏的保修。對此,有建議稱,電視技術更新快,希望未來三包規定中對電視及電視主要零部件的概念做更周密的界定,也可以杜絕那些玩文字游戲的廠家繼續坑害消費者。
據了解,我國在1995年制定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三包法”)中,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都享受“整機一年,主要部件三年”的“三包”有效期。而等離子、液晶等平板電視并未包含在《三包規定》中,所以其保修期目前由廠家自己決定。
與外資品牌的不負責任不同,國產平板電視品牌在這方面變現值得欣慰,海爾、長虹、創維、TCL等企業均表示其生產銷售的平板電視的顯示屏幕屬于平板電視的主要零部件,將對顯示屏進行保修三年的服務。
平板電視售后不僅保修時限存在問題,買得起修不起的現象屢見不鮮。平板電視維修貴的聲音也早已有之,包括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在內的平板電視出現過故障的比率維持在10%左右,而作為平板電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塊液晶屏的成本要占到整機的60%左右,更換或維修屏幕的費用動輒都需要數千上萬元,對此,有觀點指出,對消費者這方面的保障仍需要有實質性的措施出臺。
推薦閱讀
繼家電以舊換新擴大試點范圍后,家電以舊換新再傳來好消息。昨日,財政部下發通知,家電以舊換新運費補貼每臺提高10元,舊電器的補貼運費最高至60元。 根據財政部下發的《關于家電以舊換新運費補貼的補充通知》,對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央視315:拿外資平板電視品牌“開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