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DVD行業的慘痛經歷對專利權人和被授權人而言都是值得深刻反思的。與之對比,中國彩電行業的專利運營之道就更為理性,從與國外專利權人談判到組建中國彩電專利池,面對各種質疑,一個實現“彩電自強”的計劃正在展開,但成效如何仍需實踐檢驗。
幾年前,很多專家都用“一紙專利擊垮DVD產業”來類比我國彩電企業面臨的“專利大棒”威脅。然而,時至今日,中國彩電企業在不斷創新中積累的自主知識產權正努力改變這一狀況,它們或許能實現中國彩電的自強夢。
1月22日,深圳中彩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彩聯)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準備了兩塊背景板,長虹、康佳、創維、海爾、海信、廈華、上廣電、新科等企業與湯姆遜公司(Thomson)簽訂知識產權合作協議之后,工作人員將紅色的背景板揭下,下面露出“中國彩電專利池(CTUP)運營新聞發布會”幾個大字,中彩聯正式對外宣布:擁有2000余件專利的中國彩電專利池正式開始運營。
DVD“慘劇”不會重演
“專利權人與被許可人之間應該更多地考慮合作共贏,而不是斗爭。” 中彩聯常務副總經理田衛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到了DVD行業的教訓,“當年,中國企業和專利權人簽署了專利許可協議之后,幾乎整個國內DVD行業都垮掉了,又有哪個專利權人從中真正獲益了呢?此次與湯姆遜的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明智的選擇。”
一位與會企業代表向本報記者透露,與湯姆遜此次簽署的是有關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專利許可協議,這掃清了中國彩電企業的一部分出口障礙。另據湯姆遜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簽約,湯姆遜是將其8000項數字電視專利技術全部授權給中國彩電企業。
此前,中國彩電企業每一季度都會收到湯姆遜征收上一季度專利費的通知,每臺收取專利費約3美元。此次簽署的知識產權合作協議,使湯姆遜的按季度收費變為年度總結算,即在年初按中國彩電企業的年預期銷售收取一年的專利費,這樣專利費用可以減少約1/3。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未透露協議的內容和細節,她只是表示:雙方所建立的共贏合作模式,將成為今后中國彩電行業知識產權合作的范例,在保障中國數字電視產業健康發展和保障專利權人利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湯姆遜的“專利大棒”曾是很多中國彩電企業揮之不去的陰影,早在2005年湯姆遜就曾提出要向中國的MP3和彩電企業收取專利費。2007年4月,在原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有效協調,由中國彩電骨干企業共同投資的中彩聯正式宣布成立。這個由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上廣電、新科等合資組建的公司,從一開始就擔負起了推進知識產權集體談判、建設專利池和聯合創新的重要使命,有媒體將其成立視作我國電視品牌開始走上聯合創新、共同推進自主專利池建設的健康發展軌道的標志。
無論如何,歷時3年,中彩聯與湯姆遜的“馬拉松談判”終于達成了“共贏”的知識產權合作協議。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對于最近廣州市財政廳對格力“廢標門”中多花400萬是維修費的解釋,全國人大代表、格力總裁董明珠向記者回應稱,政府使用同等價格買一個劣質產品,再用400萬維修費支撐這個劣質產品,這是對國家財政的不負責任。 20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2000件專利能否撐起彩電自強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