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文出身的張近東,身上總有一股揮不去的文人氣息,一如這位領導,蘇寧給人的印象相較這個行業更偏內斂、有時甚至有些深沉,做事穩健,從不乖張,但這背后又有南方商人特有的精明。
2010年的歲末年初,內斂深沉了近20年的蘇寧和張近東小試鋒芒了一把。
2009年12月30日,蘇寧電器正式對外宣布3500萬港元收購香港鐳射電器;2010年1月24日,蘇寧簽約新一任代言人;僅一天之隔的1月25日,蘇寧總部再次傳來消息,2月1日將上線公司B2C網上購物平臺“蘇寧易購”;2月6日,蘇寧北京首家精品店SUNING ELITE將在富力廣場開業,一連串的活動,讓見慣了大大小小發布會的新聞媒體都有些瞪大眼睛。
以往的蘇寧,堅持著自己的內生式經營模式,在競爭對手跑馬圈地,忙擴張忙收購的時候,蘇寧仍然埋頭經營著自己的單店效益,門店數量沒有對手多,覆蓋城市沒有對手廣。一直以來,蘇寧似乎是活在國美的陰影里,在國美的一慣強勢下,艱難的挺著腰板頂著壓力一步一為營,卻隱忍不發。張近東則更像是馬拉松賽場上那位跟跑者,保持著與第一的差距,卻不至于落下太遠,保存實力伺機反擊。
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蘇寧反擊的最佳時機,當傳媒對家電連鎖的介紹從“國美、蘇寧”變為“蘇寧、國美”時,張近東和蘇寧并沒有趁人之危。張近東說,2009年是蘇寧開店數量最少的一年。資料顯示,2006年末,蘇寧在全國的門店數量為351家;2007年蘇寧新開門店281家,門店總數達到632家;2008年末這個數字增長為812家,全年新開門店180家;而據蘇寧方面的初步統計,2009年末,蘇寧門店總數將在950家左右,以這個數字計算,蘇寧全年新開門店僅為130家,遠遠低于之前的幾年。
這一年,蘇寧在忙什么?
還記得年初某次發布會時,因為張近東的一句口誤透露了蘇寧進軍香港的計劃,讓蘇寧品牌營銷部好一陣忙乎,急著到處發軟文想把媒體的注意力從香港拉回來,此后一年再無蘇寧關于香港的一星半點消息,直到2009年的最后一天,張近東扔出一磅炸彈,收購香港鐳射公司的品牌、業務和網絡價值3500萬港元,另備1.8億港元將鐳射公司的存貨、固定資產等相關資產和權益一并拿下。
這是蘇寧繼收購日本LAOX后第二次擴張,這兩次收購用張近東的話說,不關乎面子問題或國際品牌的樣子,經營效益始終是蘇寧關注的指標。
經營效益,這個長期在蘇寧能聽到的詞,還將繼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聽到,從過去蘇寧屢次強調的ERP系統建立到如何真正運用提高效率,張近東一如既往的強調信息化,信息化的完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益。
新年伊始,蘇寧一如既往走著內生式的經營模式,打出網絡購物的牌,簽約代言人,上馬精品店,開始關注更細分的消費市場。
有身邊的朋友在蘇寧曾經的網上商城下訂單買過一款手機,價格實惠,售后保障,此后便成為蘇寧網上商城的擁躉,從筆者口中得知蘇寧易購將上線的消息,執意回家要上去看看,“價格肯定便宜,而且有保證”成為吸引她的理由。
相比百思買北京賽特商城地下二層400平方米的高端店,蘇寧打造的SUNING ELITE平均面積在1500平米——2500平米之間,并預計未來三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一線市場開設100家SUNING ELITE精品店。張近東說,蘇寧要做的不是百思買,是沃爾瑪。
張近東更放言,2010年,蘇寧開出3000家店也不是沒可能,此話一出又趕忙解釋,蘇寧并非要走擴張路線。
穩健,還是懸在張近東頭上的一把劍,從張近東的整體思維上說,蘇寧還是那個蘇寧,可從某種意義上看,蘇寧又不完全是原來那個蘇寧了。
推薦閱讀
據中國商務部網站駐印度經商參處子站消息,英國《金融時報》2月21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可能會招致更多的貿易壁壘。 文章認為,出口總值第一并沒有太大意義。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蘇寧電器:深沉穩健下的鋒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