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聯想集團宣布以2億美元全面收購聯想移動所有股權。此項決議距2008年3月聯想以1億美元出售聯想移動時間僅過去20個月。聯想集團在出售手機業務時曾表示在交割完成后的5年內,聯想及其旗下公司將不會直接或間接從事手機業務,也包括收購或持有任何與手機相關的制造、銷售、分銷公司的任何控股權益。時隔20個月之后,聯想為何食言再次進入手機業務? 聯想集團為何購回手機業務? 聯想集團的官方解釋是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目前是最好的時機。不過,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并不是最近突然形成的,早已有之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聯想轉變做法?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3G在中國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成為關注的焦點。聯想集團宣布放棄手機業務時的理由是中國的3G前途不明朗,所以決定收縮多元化戰略,集中精力打造電腦核心產業。如今3G無線網絡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用戶上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加之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意味著未來無線互聯網即將爆發,而手機則是無線互聯網的重要載體,發展前景十分誘人。而傳統的PC行業的盈利已經非常薄弱,移動互聯網對于電腦廠商來說,是最值得期待的新利潤增長點,聯想當然不想徹底失去移動互聯網業務。 第二,刺激投資者信心,降低成本,增加聯想的盈收。聯想集團出售手機業務的時候,手機業務嚴重虧損,影響整個集團的財報業績與投資者的信心。而出售掉手機業務之后,虧損也與自己無關了。但如今,聯想集團已經實現了PC及相關業務的盈利(09年上半年實現了600萬美元的盈利,并擁有5000萬美元的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收回原有的移動業務,等于在現有的營銷渠道里增加了一個新產品,管理成本和渠道運營成本比單獨做任何一個業務起來會下降。聯想的這一做法果然刺激了市場投資者的信心。截止2009年11月30日11點,聯想股價上漲5.2%至4.48港元,這是自10月14日以來的最大漲幅。 第三,分拆上市的可能。出售后的聯想手機被幾家注冊在海外的投資公司控制,這樣就很難在A股上市。而用聯想電腦回收手機業務并在A股分拆上市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激勵高管,同時還可以把手機業務做大。 聯想手機業務能否達到預期目標? 不過聯想集團收回手機業務之后,進軍移動互聯網領域并非易事。 未來的移動通信是一個融合的趨勢,用移動終端來切入互聯網市場已經成為不少廠商的關鍵手段,占據著全球PC出貨量第一位的惠普,在多年以前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手機業務布局,另外的PC巨頭戴爾已經在中國國內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Mini3i,宏碁、華碩更是早已進入智能手機領域,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也分別推出了內置優酷網、人人網的新款手機,并以其互聯網應用功能作為主打。各大IT廠商都看好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領域,這個時候如果聯想還是按兵不動,恐怕會吃大虧。但是,聯想將手機業務出售出去快2年時間了,無疑有些落后,面對變化飛速的手機市場,聯想移動能否準確把握用戶需求,把握市場變化是至為關鍵的。 聯想移動面對的不僅僅是那些IT巨頭,它還將面對眾多的手機競爭對手。聯想移動此前曾大力推廣O1手機,號稱是第一款OPhone手機,但并沒有取的滿意的結果。而如今,戴爾、LG、摩托羅拉、華為都推出了OPhone手機,聯想在這一市場上已經沒有什么先行者的優勢而言。 蘋果、谷歌和微軟對手機業務都有明確的計劃,未來IT企業競爭的焦點將集中在無線互聯網,這表面上看起來是手機終端的爭奪,但后臺基礎設施、及眾多配套應用將是重要的因素,聯想在手機操作系統及配套應用程序這方面,也沒有特殊的優勢。 另外,聯想收回移動業務宣稱是為了要進軍移動互聯網,但是不要忘記,哪一個手機企業現在不是把移動互聯網作為自己的重要戰略方向呢?聯想移動將面對眾多的國內外競爭對手,還有競爭異常激烈的手機市場。可是筆者并沒有找出聯想移動業務的優勢,難道優勢就只是背靠聯想集團,有個巨大的現金流嗎?(
推薦閱讀
中國該向日本手機再利用新政學些什么?
舊手機抽商品券活動 日本經濟產業省自21日起正式開展舊手機換商品券抽獎活動,到家電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為何損失1億美元也要購回聯想移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663.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