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最近公布了其201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戴爾第三季度凈利潤3.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27億美元下滑54%;銷售額為12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2億美元下滑15%。在截至10月30日的這一財季,戴爾的凈利潤為3.37億美元,每股收益17美分。這一業績不及去年同期,2009財年第三季度,戴爾的凈利潤為7.27億美元,每股收益37美分。戴爾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5.7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15億美元下滑43%。戴爾第三季度營收為12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1.62億美元下滑15%。
戴爾第三季度業績不及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湯森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預計戴爾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28美分,營收132億美元。戴爾第三季度出貨量與第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下滑5%。眾所周知,進入今年下半年之后,全球的PC業已經展露出復蘇的苗頭,我們從聯想以及其他的PC巨頭的業績中已經看出了這種端倪�;萜瞻l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4%;聯想集團也于近期公布了凈利潤5308萬美元的回暖信號;但是為何在戴爾身上沒有體現呢?戴爾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和第一季度持平,也說明戴爾整體還停留在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影響中,并沒有追隨整個市場的復蘇而復蘇,戴爾的問題出在了哪里?
我們看到,按照產品劃分,戴爾第三季度來自于臺式機的營收為30.20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23%;來自于移動產品的營收為41.91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32%;來自于服務器和網絡的營收為15.39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2%;來自于存儲產品的營收為5.08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4%;來自于增強服務的營收為12.44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0%;來自于軟件和外設的營收為23.94億美元,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9%。
很顯然,戴爾正在面臨公司個人電腦業務市場份額降低的困境。而戴爾也坦言,企業用戶可能需要更長一段時間,才會更換運行微軟Windows7操作系統的新電腦。財報顯示,戴爾幾乎所有的業務業績都出現了下滑,其中大企業業務營收同比下滑23%,中小企業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9%,消費者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0%。
戴爾財報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戴爾在全球收入排名第二的國家,銷售額與上財季相比增加了20%,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長了8%。為什么是在中國市場?而不是其他?戴爾的策略發生了什么變化嗎?其實當戴爾親自出山執掌戴爾公司之后,也希望能夠有大的突破,但是在新產品更迭上戴爾并沒有什么新的亮點,雖然也進入到上網本市場,但是隨著上網本的逐漸冷卻,并沒有進一步的表現,而宏碁在上網本市場積聚的人氣和優勢暫時也無法超越。在其他領域戴爾的動作還是慢了一些。更不如聯想的大刀闊斧的改革,聯想從柳傳志出山到一系列的變革都充分顯示了聯想對這次危機帶來的影響的重視程度,及時地對自己大區的調整也顯示了柳傳志的高瞻遠矚,事實也證明聯想的復蘇不是沒有道理的,正因為有前期的充分準備才有聯想的復蘇之旅。相反我們在戴爾身上沒有看到這種變化,因此當全球的PC企業都開始復蘇的時候,戴爾還在躑躅不前也可以理解了。
戴爾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又說明了什么?其一、中國市場是率先復蘇的市場,說明這個市場的潛力是最大的,在這個市場布局對PC巨頭而言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其二、中國啟動4萬億內需刺激計劃,以及家電下鄉政策的延續,包括電腦下鄉的引入,對PC廠商而言都是一個刺激。其三、中國市場海納百川,并沒有刻意的保護和排外情緒,這給戴爾、惠普等國際PC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其四、戴爾也在有意識地布局中國市場,戴爾將旗下的全線產品在華推廣,例如近日戴爾在中國推出首款智能手機。不過,面對中國復雜的手機市場,在移動通訊領域毫無優勢的戴爾應該如何與諾基亞、三星以及更為龐大的山寨機抗衡,還有待觀察。
我們在關注整個PC市場的格局變化的同時,也一直在觀察PC業的復蘇程度究竟會如何進展,如果說惠普、聯想、宏碁給市場更多積極信號的話,那么戴爾的停滯也讓我們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整個PC市場的回暖或許還需要時間。
此外我們也看到整個PC市場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分化,PC巨頭們也在尋找著自己未來的發展之路,位居前列的企業都在布局各自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兩個傾向值得關注,一種是以惠普為代表的不斷服務化布局,類似于IBM的模式,惠普正加速從打印成像、PC業轉向以IT服務為主的平臺化模式轉變。過去幾年,它持續涉獵軟件與服務,連續完成多起收購。最新兩起重大并購均發生在兩年之間。2008年,它以139億美元收購了軟件服務商EDS;前不久,它又以27億美元收購美國網絡設備企業3Com。可以說惠普現在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IBM,而已經不是戴爾和聯想等PC企業。
戴爾也有意向這個方向轉型,但無疑它還稍欠火候,無法和惠普抗衡,更別提IBM了。此外就是聯想和宏碁了,二者現在是朝著越來越專業化道路邁進。我們看到,目前,幾大PC巨頭中沒有一家比聯想更加聚焦PC業。過去多年,它曾進入過互聯網、手機領域,現在基本都收縮回PC戰線,決心可見一斑。當然,聯想也有更遠大的布局,包括其正在籌謀的3C融合地帶帶來的開拓機會,這也是為移動互聯網、數字家庭以及云計算做打算。
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各大區域市場都已開啟3G時代,加上谷歌代表的互聯網力量,這為手機、PC以及更多融合的消費電子,創造了技術條件。蘋果兩年來的舉動,正是3C融合的代表�?梢哉f,聯想和宏碁都在走一種類蘋果化的道路,也就是在3C融合方面積聚更多的力量。如果說“IBM化”是淡化PC終端業務,走向以軟硬件結合的IT服務市場。那么,“蘋果化”就是強調一種3C融合,并一舉進入到移動互聯市場。究竟哪種模式更具有發展前景,目前來看還是一頭霧水,或許兩種道路不同,最終也會殊途同歸。
推薦閱讀
2009年,毫無疑問是中國互聯網電視的元年。 在國家積極倡導三網融合以及4C融合的主旋律下,國內彩電企業積極響應,TCL等家電企業率先推出互聯網電視。隨著國內互聯網電視的迅速興起和普及,極大地沖擊和顛覆了原有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戴爾為何無緣PC業的復蘇潮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