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产视频_自拍视频在线_www.精品_国产小视频免费_日韩在线_av黄色天堂

日韓制造業第二波遷徙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2-03-30 12:14:15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韓國電子業巨頭三星近期做了一個決定:在全球停止使用8英寸芯片生產線生產存儲類(DRAM)芯片,同時意欲將該公司擁有的12條8英寸及以下尺寸芯片生產線轉讓。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DRAM芯片制造商。知情人士透露,三星已與廈門市政府商談兩個多月,初步意向是向廈門市分別轉讓一條8英寸和一條6英寸半導體生產線。“設備連同產品、技術一起轉讓。”

  三星并非唯一做此決定的韓國企業。事實上,另一家韓國半導體廠商海力士近日也正與廣州市政府積極接觸,意欲以5000萬美金的“較低價格”轉讓旗下一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

  與此同時,在韓國電子業擅長的另一個戰略產品領域——液晶面板業,三星和LG也在積極行動。記者了解到,三星公司與蘇州工業園合作的總投資達22.5億美金的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以及LG公司與廣州政府耗資40億美元的8.5代生產線,已經萬事俱備,只待韓國政府的最后審批。

  三星和LG的最新決策顯示出韓國電子業在金融危機之下的一種新姿態。在此之前,對于面板、半導體等電子產品核心部件生產技術進入中國大陸,韓國一直進行嚴格的控制。韓國電子企業的雄心勃勃,引發了日本電子及中國臺灣電子業的高度警惕和恐慌。在其帶動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先進制造業,也開始加速在大陸的布局,一股新的產業遷徙大潮正在形成。

  技術密集型制造加速轉移

  “金融危機將對亞洲電子產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今年3月舉行的一個產業論壇上,當臺灣《電子時報》主編黃欽勇拋出這個問題時,臺下在座的產業人士議論紛紛,卻對此感到莫衷一是。時隔大半年,答案已經揭曉:金融危機造成不同貨幣區的貨幣價格大幅變動,正加速以日韓為代表的亞洲電子產業向大陸轉移。

  今年以來,日韓以及臺灣地區電子企業在大陸投資頻繁。僅在液晶面板領域,就有三星在蘇州投下的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LG與廣州合資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日本夏普公司向南京市轉讓的6代面板生產線以及計劃中的8.5代生產線,以及有臺灣投資背景的昆山龍飛廣電8.5代面板生產線,總投資額上百億美金。半導體制造方面,以韓國和海力士為代表的企業則以“轉移”為主,將其位于美國、日本等地區的8英寸及其以下生產線轉向大陸。

  與十多年前第一輪電子制造業轉移不同的是,此次遷徙的產業歷來均被視為“戰略性產業”,屬于資金、技術、人力密集型的上游產業。為了維持地區在此領域的技術先進性和產業競爭優勢,日韓及中國臺灣地區對相關產業海外投資均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以三星為例,當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3條4代以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以及2006年當長虹收購韓國等離子廠商ORION時,韓國國內關于核心技術外泄就引發了很大爭議。

  如今,日韓企業一改往日的保守風格,大舉在先進制造領域投資大陸,不禁引發了人們的猜想:此時放松技術外泄的警惕,這些企業背后的商業邏輯究竟是什么?

  韓國LGD北京辦事處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韓國上世紀90年代頒布了《產業技術流出防制法》,其中指出LCD、半導體是核心戰略產品,這就是三星和LGD此前不敢到中國投資的主要原因,然而隨著京東方、中芯國際等中國本土企業已經開始掌握這些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韓國政府的態度也開始松動。”

  “在防止技術外泄問題上,我認為發達國家態度正變得越來越務實。” 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顧問莫大康12月1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證明,即便先進工藝進入大陸進行生產,核心技術仍然被外方所掌握,國內產業無法獲取核心技術。

  不過,在帕勒咨詢機構資深董事羅清啟看來,不擔心技術外泄只是表面原因,由金融危機引發的不同地區之間貨幣價格的變化,才是造成日韓產業加速向大陸轉移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經濟嚴重依賴出口。但是金融危機一來,日元兌美元大幅升值,這意味著歐盟和美國大幅減少對日本產品的進口,日本電子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一下子被削弱。”羅清啟說,從本質上看,產業的競爭其實是貨幣的競爭。日本在金融危機中沒有定價權,所以抵擋不住日元的升值。比較來看,中國不僅基礎生產要素便宜,人民幣價格也相對便宜,從產品出口角度考慮,日本企業也不得不考慮把相關的制造轉移。

  投資中國的另一個理由可能是關稅。羅清啟說,中國政府正在醞釀提高面板進口的關稅,為了規避關稅壁壘,到中國投資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日本夏普公司常務執行役員、海外營業本部長兼中國地區總裁菅野信行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夏普必須應對匯率變化帶來的挑戰。日本企業現在的競爭對手是韓國和中國企業。如果繼續維持“日本制造、中國銷售”模式,就難以規避匯率風險、高勞動力成本、高基礎設施成本等不利影響,從而在競爭中落敗。這也是夏普近期決定將二手6代面板生產線轉移至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韓聯盟”興起

  對于日本企業來說,貨幣價格變動引發的成本變化正在考驗著企業者的經營智慧。不過,這條理由對于韓國企業也許并不適用。因為金融危機以后,韓幣對美元的走勢與日元兌美元完全相反。事實上,在韓幣大幅貶值(從2007年底的929兌換1美元慘跌到今年2月的1500兌換1美元,跌幅近四成)之后,韓國電子企業迅速獲得成本優勢,通過對日本及臺灣地區產品發起價格攻擊,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如今,“韓國貨席卷全球”正成為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電子業格局變化中最鮮明印記。以銷售規模較大平板的電視和手機來看,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平板電視領域三星和LG分別以21.9%和12.9%的占有率占據銷售額的前兩把交椅,其中連續十幾個季度位居第一的三星的占有率更是幾乎相當于索尼、松下、夏普的總和。

  在手機領域,雖然諾基亞依然保持了25.5%的占有率位居第一,但第二第三的位置已經全部被韓國企業包攬,若以三星和LG占有率(分別為17.1%和10.3%)之和計算,韓國企業的市場總體份額已經超過諾基亞。

  在市場占有率上升的同時,韓國電子企業的利潤狀況也比2008年有了明顯改善。根據三星的財報,該公司今年前9個月60.8億美元的凈利潤已經恢復到2007年同期的水平,超過2008年全年的業績表現(48億美元)。三星電子預測全年的銷售收入有望超過1100億美元。

  “對面板、半導體這類企業來說,我認為貨幣價格和匯率變化引發的成本變化并不構成很大威脅。”臺灣面板大廠奇美電子公司電視面板事業總處副處長洪茂盛分析說,最重要的考慮還是貼近市場。

  事實上,韓國企業的異軍突起已經引起了日本及臺灣地區企業的高度警惕。一個典型的事例是,在DRAM產品價格大幅跳水、韓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臺灣半導體產業就曾聯合日本爾必達公司,整合資源成立聯合體,以期共同抵擋三星的阻擊。由中國臺灣和日本地區企業成立的“抗韓聯盟”正日益興起。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在這場戰爭中,無論是韓國還是中國臺灣地區,都面臨本土市場狹窄的問題,中國市場在“臺韓產業競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中國臺灣與大陸產業近期的“交好”讓韓國企業頗為重視。從今年4月中開始,大陸“家電下鄉”等刺激政策大幅提升內需市場,臺灣電視用液晶面板廠商也跟著受惠,搶到不少大陸訂單。最近,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表示,臺灣計劃將平板列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首批享受大陸零關稅或低關稅的產品清單。這對韓國電子企業來說,不啻為一個打擊。

  今年5月30日,韓國大報《朝鮮日報》以“兇猛追擊的Chaiwan”為題,認為兩岸經貿合作對韓國形成強大沖擊。“Chaiwan”由“China”和“Taiwan”合拼而來,韓國媒體以此來強調兩岸結合對環太平洋地區帶來的新消長壓力。韓國媒體認為,今年大陸部分外貿政策傾向“以購買臺灣產品為主”對韓國三星及LG等產品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果。在此情況下,通過在大陸投資生產線能夠更加貼近客戶,能夠幫助韓國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

  大陸的產業機會

  亞洲先進制造業加速轉移對大陸產業界帶來的首要影響便是產能過剩問題。

  以面板業為例,據行業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預計,2013年中國內地的液晶電視規模為4500萬臺,如果按照全部是32英寸計算,3條8代線就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的1/3計算的話,也只需要6條8代線。如果目前公布的投資計劃兩年后投產的話,勢必引起國內市場的供大于求。

  下游終端生產商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認為,三星、夏普在中國投資的液晶面板工廠主要是滿足自身需要,這意味著一旦投產,其將在中國市場形成對本土品牌的成本優勢,中國彩電企業的局面將更加被動。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解決上游核心部件被日韓企業壟斷而導致的定價權問題,大陸本土終端企業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聯合臺灣代工廠商,二是盡快發展本土自有產業。由于臺灣代工企業同時也向日韓企業提供產品,因此從最終結果上看,發展本土自有產業、掌握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核心技術的迫切性大大增加。

  那么,本輪產業轉移究竟能否幫助本土產業掌握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

  一種觀點認為,從表面上看,日韓企業“放松了技術管制”,紛紛將先進制造業轉移至大陸,對大陸落后的產業是個良機。但事實上,他們布局中國的同時更在本土積極進行新一輪的投資。三星計劃在韓國建設10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并且開始在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進行布局,而在半導體領域,則放棄了8英寸及以下的生產線,轉向建設更高端的12英寸生產線。對于這些企業,轉移和待建的生產線,雖然仍是主流生產線,但已不先進。國內企業即便接手建設,等到一切運轉起來,“仍然跑在別人后面”。

  在莫大康看來,本輪產業遷徙潮仍然沿襲了“市場換技術”的思路。而事實證明,在掌握核心技術方面,這一思路顯然是失敗的。

  “我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吸取經驗和教訓,在這一輪產業轉移中轉變思路,不光是單純引進設備,最重要的還是要花錢把技術和產品買進來。”莫大康說,“現在我們應該有更多自信。在引進技術問題上,把市場作為籌碼,為什么不可以?”

  羅清啟則對此表示不樂觀。“我認為即便先進制造業進行了轉移,關鍵技術還在本國。另一方面,即便生產線落戶中國,因為會實行技術封閉,也不可能立即實現技術轉移。核心技術的積累還是要依靠自身,這個過程將更為漫長。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國家的認識是清醒的。”羅清啟補充說,從中觀層面看,市場換技術的邏輯可能存在問題,但從宏觀角度,大量生產線的引入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只有人民幣在國際上地位的提升,我們才可能有更多的錢投入研發,從而提升科研實力,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推薦閱讀

  節能家電產品要用“實惠”打動消費者

筆者的朋友小李裝修購置家電時算了一筆賬,最便宜的冰箱只需1000元左右,5級能效,每天耗電近2度,而現在市場上1級能耗的冰箱要比普通冰箱貴七八百元錢,但是每天只耗電0.4度,一年省下電費200多元。 電價、水價、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韓制造業第二波遷徙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716.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 午夜看片a福利在线 | 日本在线播放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 青青操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 午夜免费观看福利片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成年人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看片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伊人网视频在线 | 久久国产高清波多野结衣 |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激情影院 | www.午夜精品 | 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aⅴ天堂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 xxx69视频| 午夜资源网 |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 | 久久伦理片 | 色资源在线观看 | 天天草综合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jizz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99re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人人干天天操 | 国产在线操 |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