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狀告廣州財政局,是企業狀告政府機關的第一例。理所當然成了2009年一道獨特風景。在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空調安裝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報價1707萬元的廣州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卻敗給了報價2151萬元的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政府多花了400萬元買空調。
不服此結果的格力空調,起訴了廣州市財政局。11月3日,該案在天河區法院開庭。在庭辯中雙方各不相讓。
廣州市財政局指出,區財政局并非因為錢多錢少的問題沒讓格力空調中標,而是格力空調沒有參與競標的資格。格力空調質疑政府采購部門浪費公帑:“難道納稅人的錢多得沒地方花,花不出去了?”格力空調又提出,現在競標有效無效,專家是些什么人,都是財政局說了算。政府招標需要透明化。市財政局對此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整個事情的經過,國人還無從得知。我們甚至沒法知道,格力空調的標書到底是什么樣的文字錯誤,是否觸動強制性履約條款。案子現在還沒有宣判,但已吊足了媒體的胃口。
曾擔任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副院長的經濟學家劉福垣說過,“西方經濟是憑要素分配,中國經濟是憑權力分配”。在眾多尋租行為中,政府部門采購黑箱運作,成為經濟活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但此前還沒有哪一家企業,因為不中標而敢于叫板政府機關的。畢竟,權力代表了資源,代表了利益,沒有人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正是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慣性,使得一些政府機關的相應行為,得不到有效監督。以至于一系列招投標都成了誰都心知肚明的擺設。而眾多企業為了長遠利益,還不得不一起去做局。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卻沒有這樣的顧慮。她在企業干了幾十年,遇到過一個又一個難題。沒有一個“坎”是容易跨越的,而一旦跨越那些看上去不可能跨越的坎,格力空調和她董明珠本人,就都會進入一個新天地。“兩刃相交,是無所躲閃的”,這個禪語,也是董明珠的信條。正是憑借這種氣質,她從一個普通員工,成長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
她以突破性思維見長。思維本是線性的,必須在分析比較中才能被運用,而分析比較就可能會離真相越來越遠。所謂突破性思維就是突破了思維的線性維度,跳出了慣常的思維模式。在別人不敢想的地方,董明珠敢想;在別人只想想不敢真為的地方,董明珠敢做;在別人一碰壁就打彎的地方,董明珠敢堅持。敢想、敢做、敢堅持,是董明珠地頭力的真實寫照。
地頭力也就是嫩芽拱開地墑露出尖尖角的力量,是一種不受什么條條框框束縛,不找借口,遇到問題就著手解決的能力。地頭力是一種直覺和了斷等能力,是一種現場瞬間反應的能力,也是一種從零開始的思維突破能力。地頭力又是一種歷久不衰的行動能力,尤其是在未知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次,格力以敢想、敢做、敢堅持的地頭力,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的產品正名,為一個公民主人的身份正名,為納稅人錢的去向正名。
或許可以說,董明珠由此開了先風。因為每個公民意識的覺醒,將是我們這個社會開放、和諧的關鍵。公民唯唯諾諾,不敢與不良勢力叫板,哪里會有和諧社會!
這個世界上,人心最易變,但是最可依靠的東西,說到底還是人心。至少這一次,董明珠和格力抓住了善良中國人的人心。
應該說,這場官司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企業訴政府機關,帶給太多值得國人深長思索的東西。
當然,我們也在關注結局到底會怎樣。
(作者系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中國企業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閱讀
久未動作的東芝,面對中國平板市場的巨大商機,面對短短數月內便獲得企業和市場青睞的LED液晶電視熱潮,選擇了再次出擊。日前,在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LED電視產業發展論壇”上,東芝攜LED電視系列新品登場,并獲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時時評論:格力敢跟政府機關叫板的底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