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8天長假中,家電以舊換新取得了驚人的市場效應。商務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9個試點省市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為10億元,但國慶長假后,這一數字已經攀升到了30.34億元。
以舊換新帶來的火爆銷售場面讓家電企業欣喜不已,為了提高消費者的熱情,企業還紛紛打出讓利牌,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再送補貼。但與此同時,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回收上來的舊家電并未得到及時拆解,而是堆放在回收企業的倉庫里,給回收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舊家電積壓嚴重收舊周期不得不延遲
北京蘇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舊換新活動開展以來,消費者熱情高漲,回收來的舊家電遠遠超過了庫存能力。為緩解收舊壓力,北京蘇寧前不久租了一個可容納3萬臺舊家電的倉庫,可沒多長時間就放滿了。“從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到現在,我們已經接了近2萬單。不過,由于拆解企業遲遲沒有行動,回收上來的舊家電至今仍堆放在倉庫里。”濟南國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舊家電數量太多,庫存有限,只好轉移到各個門店緩解壓力。
上海永樂電器總經理黃建榮表示,長假期間,永樂共完成家電回收2.5萬余臺,庫存壓力很大,“目前我們的回收庫存周期已經拉長到了半個月。”黃建榮說。
記者調查發現,舊家電積壓嚴重的現象目前在各個家電以舊換新試點地區普遍存在。庫存積壓也給回收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回收的積極性。據了解,目前一些家電銷售回收企業已經不再提前收舊了,而是在送新的同時進行收舊,還有的企業干脆延遲收舊,消費者為此而排隊等候收舊的現象也日益增多,在北京,有的要等候將近一個月。
拆解企業能力有限拆解的積極性也不高
據記者了解,造成回收企業庫存積壓的原因,除了以舊換新市場火爆,還有拆解企業拆解能力有限、拆解積極性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自從國家實行家電拆解指定企業試點以來,試點企業一直呈現吃不飽、沒活干的狀態。國家以舊換新政策要求回收上來的舊家電一律交由拆解企業進行拆解,這是徹底改變此前沒活干狀態的一個好機會,不料消費者以舊換新熱情高漲,又把拆解企業推向了另一個尷尬的境地——吃不了。
北京市第一批指定拆解企業、華星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廢舊家電的囤貨量在10萬臺左右,該公司新租用了3家倉庫囤積待拆解的廢舊家電,并安排員工加班,以保證每天3000臺左右的拆解能力,但仍然難以滿足需求。
上海拆解能力最大、電子廢棄物年處理能力達2萬噸并在此前一再聲稱“吃不飽”的海新金橋工業廢棄物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的處理能力也已接近飽和。
一方面是拆解企業拆解能力有限,影響了廢舊家電的處理,造成了舊家電積壓。另一方面,拆解企業積極性不高,也影響了舊家電拆解能力的發揮,使舊家電庫存壓力陡增。
影響拆解企業積極性的主要原因是利益,國家以舊換新活動只是對回收企業進行補貼,并沒有對拆解企業進行補貼。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幾個月前,我曾在惠普總部與約什見面,我們談到他如何帶領打印業務部門成為營收和利潤的“搖錢樹”、打印機銷量增長下滑的趨勢以及他如何努力使之恢復增長等。我們也談到,約什如何在赫德的領導下工作。他此前曾毫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以舊換新”回收拆解瓶頸亟待解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