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連鎖企業(yè)向生產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進場費”,一直以來是家電銷售業(yè)公開的秘密,這也是像國美、蘇寧家電零售企業(yè)多年來“跑馬圈地”的成功模式。然而,在濟南新開的國美門店,正在試點推行“取消進場費”這一顛覆家電傳統(tǒng)銷售模式的變革。
國美新聞發(fā)言人何陽青說:“2008年以前國美屬于圈地階段,到了現在國美已經進入到門店優(yōu)化階段,我們做的除了門店的網絡優(yōu)化外,還要將財務更加透明化,使得每一個營銷數據都是可統(tǒng)計出來的。”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國美的這一舉動有利于改善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對于供應商和家電連鎖而言是個雙贏的局面。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則指出,“未來所有賣場的進店費都應該取消,國美這是剛剛起步,取消進店費是大勢所趨”。
記者了解到,國美電器醞釀在全國開設50家無進場費門店,這些門店將取消供貨商促銷人員,完全采取新營銷模式。目前,國美首家無進場費門店已經在濟南開張。
不過,在“黃光裕事件”發(fā)生之前,相比于蘇寧,國美電器與供應商的關系似乎更為緊張。但緣何國美電器主動向供應商示好呢?
劉步塵指出,黃光裕事件讓國美深刻認識到,如果沒有供應商的支持,國美這次很可能就堅持不過來。另外,與供應商改善關系后,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競爭籌碼。
其實,“進場費”的產生就來源于近幾年中國家電連鎖的快速成長。蘇寧、國美為代表的家電連鎖巨頭牢牢的掌控了對終端銷售的話語權,而供應商則不得不向其低下頭繳納并不合理的“進場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電企業(yè)老總向記者介紹,“家電企業(yè)進入連鎖渠道的門店,都需要談一個進場費用。而這個費用一般是按照該企業(yè)的銷售額或者是供貨價的百分比來計算。但每家的進場費是多少并不一樣,是各個家電廠商的商業(yè)機密。”
劉步塵指出,對于國美、蘇寧而言,進場費的收取列在了主營收入之外。而這部分費用的收取并未列入連鎖廠商與供應商的簽訂的合同中。在供應商支付完應付的合同中的款項后,還要額外增加一筆在合同之外的“進場費”。這是供應商與連鎖廠商之間關系緊張的根本原因。而按照國美目前的做法,是把國美所有要收的錢列入合同中去。這種做法的意義在于雙方的合作完全合法化,從而改善雙方的關系。
此前,國美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國美實現銷售收入204.63億元,同比下降17.73%。同時,公司從供應商處收取的促銷費、管理服務費及進場費等其他收入降低至13.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23億元。
劉步塵指出,雖然進場費的收取占了家電連鎖企業(yè)收入不小的比例,但國美所謂取消家電進場費并不會對國美的營收造成太大影響。因為本質上,國美是相關收入列入相應的合同中。國美應該是和家電企業(yè)達成了一個協(xié)議,在雙方可接受的范圍內在原本的進場費上有所下降。而且,一旦國美的這種做法獲得了供應商的認可,蘇寧電器很可能也會立刻跟風。
推薦閱讀
中國彩電制造商TCL集團位于惠州的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工廠本月已正式投產,這是國內獨立投資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同時以整機一體化工廠為核心、總投資二十六億元人民幣的TCL液晶產業(yè)園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試點“取消進場費” 炒作還是趨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