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借第三屆中國品牌節召開之際,有機構組織了新能源(太陽能)品牌高峰論壇,聚集了來自太陽能熱水器領域的一批大中小企業,這其中不乏太陽雨、力諾瑞特等大企業,還出現了力源、高得樂、比華麗等中小企業的身影。在當天的品牌中國頒獎中,所有參會的企業均獲得了不同層次的獎項,從最高的華譜獎到金譜獎,甚至還出現了金譜獎的行業冠軍、行業新銳。
企業的品牌獲獎,令人高興,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太陽能企業對于品牌化運作的向往和追求。作為一個草根產業,從一些人的小打小鬧發展起來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在經過了10年多的發展和積累后,已經快速成長為一個在未來充滿豐富想象與無限發展空間的新能源產業。其中的變化,令人關注,而企業家的心態則更值得回味與研究。
當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最大的問題,不是企業數量多,也不是企業品牌運作水平差,而是缺乏對自身的清晰定位和客觀認知,缺乏扎實潛心修煉內功實施系統發力的認可,更缺乏如何在當前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堅守自我特色與務實作風的耐力。
筆者注意到,特別是在最近這兩年的產業快速擴張,太陽能在被國家政策和受眾全面接受和認可后,許多企業的發展也邁入了“大躍進”時代。許多企業家都夢想著“一夜全國出名”、“一口氣成為行業冠軍”,整個行業甚至一度出現了近百家企業紛紛邀請明星代言人,卻擺出同樣的姿態來推銷產品。
實際上,這種浮躁的情緒,不僅體現在企業的品牌化運作上,在產品的生產制造、營銷拓展過程中,均普遍存在著“大干快上”的急攻近利式手段。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許多企業不惜犧牲產品質量,采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伎倆,來快速推動企業在市場上的規模化擴張。
同時,在市場營銷的開拓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網絡數量,而忽視了對網絡商家實力的考察,引發了其產品的安裝售后過程中的不穩定、不安全隱患。同時,也因為部門商家的不誠信,拖累了企業和品牌。此外,還有一批營銷人員,為了追求短期的銷售業績提升和市場開拓,甚至還以“亂承諾高額回報、亂承諾無理條件”,最終還是傷害了企業和品牌。
一位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企業就是要借助眼下的這輪市場商機,大干快上,賺上一筆。據了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許多太陽能企業中,都常年駐扎著一批營銷咨詢顧問公司,協助其進行專業的市場開拓和品牌運作。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只有一些經歷過的企業最為清晰。實際上,這些外部的營銷團隊追求的只是眼前利益和短期回報,考慮的只是借助一些非常規手段來提升企業的市場銷售局面。最為關鍵的是,眾多企業卻缺乏對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的有效控制力,從而讓未來的發展直接被眼下利益所取代。
在品牌中國節的太陽能品牌高峰論壇上,一位知名企業的營銷總監甚至說出了“品牌運作就是要忽悠,要忽悠經銷商和消費者,讓他們購買產品”驚人駭聞式的觀點,看來這個行業的盲目浮躁情緒是多么的可怕。
筆者以為,真正能推動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點,并不在品牌,更不在營銷,而在于戰略定位的清晰和戰術安排的妥當,企業的博弈更非品牌與營銷的比拼,而應該是建立在產品質量、網絡體系、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上的綜合較量。
太陽能企業們,還是靜下心來,干點實事吧!
推薦閱讀
最近,伊萊克斯在中國市場再次調整了市場戰略布局,謀求轉型。在空調市場沉寂6年之久后全新推出鉑雅、智雅和靜雅3大系列高端空調。業內人士表示,伊萊克斯奮戰中國市場10余年卻收獲寥寥,此番策略調整,如果不能在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品牌化的運作看太陽能產業的浮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