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眼下正在逐步替代外貿成為中國維持高速增長的一個新引擎。從“家電下鄉”到“節能補貼”再到“以舊換新”,政策上的一路綠燈讓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家電廠商們如沐春風,日子過得優哉游哉。
來自官方和民間的種種聲音表明,家電下鄉等系列政策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果,不僅企業受益、百姓叫好,而且在拉動內需、解決就業等問題上也功不可沒。
但是,隨著家電下鄉的全面推進,“野花漸欲迷人眼”的事情也多了起來。家電下鄉究竟應該給、能夠給、實際上給消費者提供了哪些產品?這些產品是不是物有所值?確實值得認真考量。
從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傳來消息,繼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產品“能效標準”推廣以來,由其牽頭制定的《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也將于近期完成審定稿。該標準內容核心是,通過平板電視平均亮度與運行功耗的比值,最終換算成能效指數來衡量能效等級。通常理解為,電視屏幕亮度越高、耗電量越小,反映出來的能效就越高,也就更節能。
那么,是不是簡單地標識出能效的一、二、三等級,就能指導消費者作出合理選擇呢?專家的觀點是,與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僅需憑借能耗及制冷效果便可衡量節能情況不同,平板電視產品作為家庭娛樂核心,在考慮能耗問題的同時,還需兼顧產品觀看特性。過分追求高能效指數勢必誤導部分彩電企業通過各種方式一味追求平均亮度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好的能效指數,但卻犧牲了電視最本質的色彩和音效功能。一句話,消費者在購買電視的時候,應當認識到“節能誠可貴、畫質價更高”,節能與畫質不應該對立,而應該在真正的技術進步下實現和諧統一。
由此看來,家電下鄉其實是一個很復雜也很樸實的系統工程。對消費者而言,它不僅是賣產品、賣技術,還是賣知識、賣良心。能夠切切實實從國家大力推廣的家電下鄉政策中嘗到甜頭,對那些身處偏遠落后地區的百姓來說,該是一種怎樣的滿足?
請不要辜負這種“滿足”。家電下鄉了,汽車也在下鄉,建材也在呼吁下鄉,家電廠商們若能帶個好頭,那將是真正的“功莫大焉”。
推薦閱讀
經過一個多月的招投標工作,我國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終于進入尾聲。北京7月31日公布了中標家電以舊換新的銷售企業和回收企業名單;山東省政府8月1日公布了《山東省家電以舊換新暫行實施辦法》……“國家版”以舊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下鄉到底“賣”什么 家電廠商應深思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