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買一臺家電,政府就補貼13%,這是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的好政策。眼下,“家電下鄉”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形勢喜人。來自商務部的消息說,今年1—4月份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446萬臺,銷售額68億元。“家電下鄉”促進了農民消費,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尤其是電腦以及汽車、摩托車下鄉,還有助于農民獲取市場信息,學習生產科技,促進農民增收。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各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積極行動,一個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正在逐步建立完善起來。種種情況表明,“家電下鄉”加強了城鄉資源流動,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統計顯示,此前我國農村家電普及程度僅相當于城市上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彩電擁有量約為城鎮的2/3,洗衣機和手機不超過1/2,冰箱僅為1/4。為改變這種狀況,在2007年底有關部門就對“家電下鄉”工作作出部署,并將其作為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惠農措施進行試點,成效顯著。例如,2008年先期試點的山東、河南、四川三省家電銷量增長40%,農村家電銷售服務體系得到明顯加強。從今年2月開始,“家電下鄉”推向全國,力求用4年左右時間基本使農村主要家電產品擁有率達到城市2000年水平,使城鄉家電普及率差距由此前的近20年縮小到10年,并使優勢企業可基本形成以農村市場為導向的家電生產和流通體系,讓農民長期受益。
“家電下鄉”有力地開拓了農村市場,擴大了農村消費,也成為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內需保增長政策措施初顯成效的縮影。在充分肯定“家電下鄉”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還要繼續做好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農村市場的差異性,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有的地方鄉鎮經濟發展水平很高,農民多已擁有各類家電,需要購買的是更高檔次的產品,以實現升級換代,在這些地方,下鄉的家電檔次應隨之提高。二是企業要認清“家電下鄉”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盡力開發和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良好、質量可靠、物美價廉的產品,打好在這樣一個戰略性市場上長期發展的堅實基礎。三是要加強適應農民需求的售后服務。當前農村家電維修服務普遍存在網點數量少、經營能力弱,以及維修服務人員匱乏等問題。售后服務能否深入鄉鎮、進村入戶,是“家電下鄉”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據了解,聯想集團正推行電腦服務下鄉的“四個一工程”,即配備“一萬名服務工程師”、設置“一萬個服務網點”、提供“一套智能網絡服務工具”、開通“一條下鄉服務專線”,力爭未來3年將電腦產品連同信息知識帶進32萬個行政村,讓500萬戶農村家庭用好電腦。這一做法很有長遠目光,值得更多的地方和企業借鑒。
推薦閱讀
以舊換新少了制造企業,就像一道東北大菜,少撒了鹽,政策效果自然也會像這道菜的味道一樣大打折扣。家電以舊換新,應當充分調動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近日,全國9個以舊換新試點省市紛紛啟動銷售、回收企業的招投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做好“家電下鄉”工作 促進新農村建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