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10日開始,北京家電“以舊換新”有了參考價格。昨日,記者通過采訪也了解到,武漢企業版“以舊換新”也正在探索不同的回收模式。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廠商對“以舊換新”市場化進行的進一步探索。
北京:市民感覺參考價格過低
此次北京制定的回收參考價格,回收價略低于二手舊貨市場的價格,不少準備淘汰舊家電的市民,決定再等等。 雖有10%的補貼,但政府為每類家電設置的最高上限補貼只有250元到400元不等,家電回收價在15元到300元不等。 換句話說,即使購買了價值萬元的電視機,最高也只能補貼400元,而家電回收除了空調以外,絕大多數的回收價格都在百元以內。
武漢:“以舊換新”也能談價了
據了解,創維、TCL、長虹、海信等廠家不分品牌、型號享受400元-2000元不等的換購價。廠家回收后,集中交給回收廠,并得到一定的回收費用。 與此同時,也有家電廠家在探索新的回收模式。據海爾市場部負責人姚振國稱,海爾與格林美回收公司合作,廠家不參與回收,并培訓回收公司員工,回收公司按照產品的出廠時間、型號等細則來估價。 也就是說,交易舊家電時,消費者可直接跟回收廠家談價錢,把回收費拿到手后,拿著廠家的舊家電抵價折用券去廠家,能享受全線產品100元-500元不等的補貼金額。
專家:應加強市場價格監管
“回收價格應該參考市場價格。”家電專家劉步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不無擔心地表示,此次定的參考回收價,不夠市場化。 對于設定了不同品類補貼的最高上限和最高回收價,卻沒設定“以舊換新”家電最高銷售價和缺失的市場監管的情況,劉步塵表示,“這是在用計劃經濟方式做市場經濟的事情。” 如出現同款彩電一個月前賣3000元,“以舊換新”后賣3500元的情況,這10%的補貼似乎就沒有意義了。為了杜絕廠家先漲價后打折的情況,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設立企業誠信保證金,對于損害消費者及國家利益的行為,一旦發現,沒收此保證金并取締其資格。
推薦閱讀
“在中國,家電企業久經市場考驗,面對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家電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這樣的行動顯示出信心、內涵和效率。”日前在北京舉行的西門子真空零度保鮮冰箱發布會上,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表示,家電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以舊換新”應加強市場化運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