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海爾適時推出“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這一模式“武器”,避免了在需求下滑下的大庫存積壓和原材料下跌引發的物料貶值風險,而其恰到好處拋出 “省電空調”概念,并大刀闊斧地重點布局高效省電產品,又將這一模式的威力逐漸釋放出來。采用何種模式經營企業,正在影響著中國空調業更大的變革和洗牌。
而就當前全球空調業發展的形勢來看,除了傳統的大規模制造和擴張模式之外,諸如像海爾、大金、三菱電機為代表的獨特的、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更具借鑒意義。
海爾空調推行“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就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在筆者看來,其核心是以消費需求為基點,以持續性的產品技術創新為原動力,通過在企業內部構建的“即需即供”快速響應機制以及模塊化、集成化的產品創新體系,從而集中有限資源在目標市場上取得無限的增長空間和市場機會。而最終構建的,將是一種“聚集一批高忠誠度的消費群,以消費者口碑傳播為載體,融合文化內涵與企業特色等多種元素”的復合式增長力。
但必須明確,這種商業模式仍然是建立在一定規模化基礎上,但又不盲目追求規模化的做大效應,彰顯出企業發展節奏可控下的競爭力。而其最大的難點就在于對消費者的需求和趨勢的把控以及如何將這些趨勢快速地落到實處,形成市場上的拳頭產品。這實際上要求企業必須拋棄短期的或眼前利益為代價,構建一套真正適合消費者、又符合行業發展方向的產品研發體系和淘汰機制。
當前,在高能效市場的競爭便是如此。從海爾空調去年發出“提前停產3級能效以下產品”的聲音,到全面淘汰4、5級能效“電老虎”的堅決態度,再到“3個月達到30%”的市場目標,捋順下來分析,這些在這個需求不斷下滑時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因海爾抓住、抓準了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而開始一項項被兌現了。尤其是今年家電下鄉、國家補貼、政府采購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恰恰證實海爾空調在實踐“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這一模式上的巨大成功。
所以,一種好的商業模式需要揣摩的是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這就要求它勢必是創新性的,它以傳統模式為基礎又不受困于傳統模式。通過創新只要能夠找到市場上的需求亮點,一切都將不是難題。
推薦閱讀
平民價格,規模“制造” 管理大師熊彼特說:“技術的成就就是將絲襪的價格降低到每個女店員都能跟皇后一樣買得起。” 2009年初,美的變頻空調直降千元,1P掛機的價格降低至3000元以內,與2級能效的定頻空調價格相差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空調“即需即供”模式降低運營風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