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蘇寧電器在南京宣布向日本的家電銷售企業LAOX出資5730萬元(約合8億日元),收購LAOX的27.36%股份,成為LAOX的最大股東。 三個目的都站不住腳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投資LAOX對蘇寧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益處:1)能近距離了解和借鑒日本家電連鎖行業在商品規劃、商品布陳、空間設計等方面的相關經營經驗,促進蘇寧在本土市場的經營創新。2)可形成采購協同平臺,為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開辟渠道空間。3)雙方可進行人才交流和培訓,以便蘇寧向更高層次發展。 然而,筆者認為這三點其實都是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聽的人恐怕不信服,說的人恐怕自己也不相信。 首先,了解日本家電連鎖行業的商品規劃、商品布陳、空間設計等方面的相關經營經驗對中國市場最多只能是借鑒,沒法照搬。況且僅此理由的話,完全沒有必要投資,更沒有必要向一個連續虧損9年,連想把自己的15家店鋪賣給同行業者的計劃都未能成功的LAOX來學習。因為對LAOX的經營手法,至少日本市場已經給它投了否定票。 第二,與LAOX形成采購平臺,讓中國產品進入日本市場的想法更是不著邊際。日本的電子企業在日本市場具有強大品牌影響力,再加上日本消費者更信賴日本品牌的消費心理,使得海外的電子產品在日本市場上根本無法與日本本土品牌抗衡。海爾的家電在日本市場上的慘狀以及IBM的筆記本電腦變成“lenovo”之后立刻就乏人問津事實就不難想象中國的電子產品現階段還無法在日本市場上有所作為。 反過來,如果是依靠LAOX的實力去采購更便宜的商品,憑借LAOX的銷售實力是無法得到比市場份額占優的山田電機等其他家電連鎖企業的。如果蘇寧僅僅是缺乏一條購買日本產品的渠道的話,那么它盡可以去找在日本市場份額數一數二的企業,憑借蘇寧在中國的實力,對方還是會給一個好價格的。 第三的人才交流以及培訓就更不靠譜了。一個都快被日本市場淘汰的企業來教在中國雙雄之一企業人才培養,豈不是笑話?況且,如果真的要學習日本家電連鎖行業的經驗,花點錢請一流企業日本人來培訓一段時間,然后從中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就足夠了,那是絕不需要花5730萬元“銀子”的。 所以,筆者認為蘇寧融資日本企業不過是在制造一個“話題”,筆者寧可把它看作是一場公關“秀”,“秀”的目的還是在于做好中國的家電連鎖業務,理由如下。 中國電器零售市場的“變奏曲” 1)蘇寧最大的行業對手國美在時隔7個月的低沉之后于6月23日宣布融資32億港元,復牌當天即大漲69%。老對手并沒有因為創業者的被捕而徹底垮掉。 2)看似被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競爭得只有7家店鋪的百思買,已經于今年5月把中國國內排名第三的五星電器收為了子公司,五星電器的250家店鋪任何時候都可以改換門庭為百思買。而且,把中國家電連鎖企業所使用的讓廠家派人銷售的改為全部為自己的員工銷售,以減少廠家在店鋪的明爭暗斗,以便給消費者提供整齊劃一的服務。 3)日本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山田電機已經公開表示明年春天在沈陽開設其在中國的第一家店鋪�!叭丝谠�100萬人左右的地方城市,在中國隨處可見,極具魅力。首先通過第一號店鋪看看顧客的反應,不遠的將來擴大店鋪當然在考慮之中”(山田電機高管,《日本經濟新聞》6月25日報道)。 就像伊藤洋華堂的成都一號店、二號店的銷售額在其所有店鋪中排名第一、二位所象征的那樣,就像中國的汽車銷量有望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市場所顯示的那樣,全世界的零售企業其實都在盯著中國市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現在就是到日美歐市場去銷售,也未必賣得動。與其現在做國際市場,不如在消費能力看好的本土市場站穩腳跟來的重要。這一點蘇寧應該很清楚。 所以就有了蘇寧電器從6月18日到6月24日之間先后進行的三個大動作。先是18日證實在與LAOX商談并購,再于20日宣布增發募集28億元,用于建設250家新店,6個物流中心和補充流動資金,最后又于國美復牌的第二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投資LAOX。 收購LAOX,最多是為蘇寧一直強調的國際化提供一個佐證,在消費者中間賺一個首家走出國門的零售企業的口彩。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靠一個在日本市場排名第十,連續虧損九年的LAOX就能讓蘇寧打進日本市場,或者說是實現國際化。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規模適度、風險可控是蘇寧此次海外投資的特點�!保担罚常叭f元人民幣的投資額僅相當于蘇寧電器目前凈資產的0.65%、總市值的0.079%。 天機由此道破,拿一筆對蘇寧來說并不多的費用,換取一個進軍日本的彩頭,至少在話題性上就勝了老對手國美一籌。中國人是愿意聽到和傳播中國企業收購海外企業的新聞的,蘇寧電器的名字也會因此而被千百萬人熱議。所以蘇寧的投資其實還是在為中國市場做文章。把它看作是一個勝過直接投放廣告的挺成功的公關“秀”更為恰當,至少筆者是這么看。從中國媒體紛紛揚揚的報道來看,蘇寧的目的也的確是達到了。
推薦閱讀
穩固供應商 家電連鎖業需有服務心態
近些年,隨著家電連鎖業之間的競爭優勢越來越集中于蘇寧、國美這樣的大型連鎖企業手中,上游供應商在渠道面前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弱勢。于是,繼格力“冒天下之大不為”之后,惠而浦、奧克斯、神州電腦、伊萊克斯等眾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蘇寧融資LAOX一場醉翁之意的公關“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226.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