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和波導是對難兄難弟。
在3G大幕已然開啟時,這兩個昔日國產手機巨頭由于巨額虧損,有可能倒在3G市場的門口。
夏新電子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的決定,從5月27日起暫停股票上市。根據統計,夏新2008年的營業收入為16.84億元,同比下降51%。在此期間,夏新的虧損額高達7.02億元。夏新表示,公司目前的負債約27億元,各種融資渠道基本對其封閉,僅靠現有業務收入還債無異于杯水車薪,因此重整或重組是解決資金問題的必要選擇。但是,對未來重整或其他方案的不確定性,其結果可能造成公司無法持續經營以致最終退市。
1997年6月4日,夏新電子在A股上市。2003年,夏新電子憑借6億多元的利潤成為中國A股每股收益率最高的公司。但時間來到2009年5月27日,夏新電子需要面對的卻是重整或重組。
“夏新到今天并沒有完全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它的價值是被低估的。或者說,它沒有等到出成績時候就倒下了,這十分可惜。”微軟移動曾經這樣評價它的合作者。
這個成績跟3G有關。2003年,夏新開始布局3C和3G,并制訂出更為長遠的3G戰略。僅在2004年,夏新就對3G投入了1個億的研發成本。但是,從2004年開始,夏新電子步入衰落期,利潤同比減少了98%,其中手機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了33%,毛利同比降幅達到60%;2005年更是出現6.58億元的巨虧,即使形勢不錯的2006年,其虧損額也達1.02億元,2007年更是全年巨虧7.92億元。
2008年,在李曉忠離任后,長城電腦盧振宇全面接管了夏新,除了大刀闊斧的內政改革、削減開支外,盧振宇坦言,“想要重振夏新,還必須大股東CEC、廈門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產業機會。”
2009年,3G開始商用,這讓從2003年就主力研發3G的夏新似乎看到了曙光。目前,夏新已經和全球前十大運營商中的6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到今年年底,將實現100萬部高端3G手機的海外出口。這顯示了剛剛宣布暫停上市的夏新在3G市場上并未停止開拓。
再來看看波導。4月28日,以“手機中的戰斗機”廣告語聞名的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在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戴上了ST帽子,同時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根據波導股份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ST波導收入2.15億元,凈利潤虧損仍達1676萬元,其董事長徐立華表示,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立足移動通信產業,2009年公司將進一步縮減經營規模,努力減少虧損,同時加強與運營商的合作,通過OEM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并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與夏新近乎偏執地押寶3G不同,波導除了手機主業外,曾一度熱衷于汽車業:2006年,波導與長豐集團“聯姻”造車,由長豐集團和波導各占50%股份組建長豐科技,但隨著2009年初原先長豐科技的轎車產品琪菱轉入長豐集團旗下長豐汽車公司獵豹事業部運作,波導醞釀3年的造車夢從此化為泡影;而且,波導股份下屬的子公司——寧波太陽能電源有限公司更讓波導具備了耀眼的太陽能概念。此前,寧波市政府表示要把寧波打造成我國重要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盡管一心幾用,但是說起與3G的緣分,波導也算是國產手機中的強手之一,對于CDMA2000、WCDMA、TD-SCDMA等3G技術一直在進行跟蹤研究,而且還是TD-SCDMA產業聯盟的成員之一,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根據工信部2月份的預測,隨著3G技術的成熟和商用、手機智能化,網絡化和增值服務水平的提高等,預計中國3G用戶將在2009年下半年呈現快速增長,這也將帶動3G手機銷量的大幅提高。
但是3G市場的壓力也不容小覷。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易觀國際近日發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終端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國內手機銷售總量達3564.8萬部,環比增長3.6%,其中3G手機只有0.8萬部。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留生指出,3G市場一季度的推廣力度并未顯現效果,原因主要有:3G資費沒有吸引力,信號覆蓋仍存大量盲點,3G業務缺乏讓用戶轉網的動力。另外,手機本身的款式少、價位高都是重要因素。
“不過,隨著中國移動定制力度加大,相信這個局面很快將會改觀。”王留生認為,今年我國TD用戶有望超過700萬。
但是,屆時夏新、波導等昔日手機巨頭究竟能借上多少3G東風、能否進入收獲期,仍是未知數。
推薦閱讀
最近,蘇寧高層私下里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在乎國美,我們在乎的是百思買! 而四年前,蘇寧是這樣說的:“五年內不把百思買放在眼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手機夏新、波導能否登上3G新客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