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時至今日,以國美、蘇寧兩大巨頭為代表的城市型家電連鎖仍不愧是中國家電流通渠道的“絕對主力”。
但是,兩大巨頭2008年度財報則顯示,前期依靠門店數量、資本并購、類金融模式擴張的隱患所引發的邊際效益遞減的規模負效應已逐步顯現。盡管蘇寧仍在堅持高調開店策略并于“五一”黃金周期間創下50家店同開記錄,但國美早已明確并已實質上推行關閉低效門店,放緩開店步伐的階段性“收縮”戰略。
資料顯示,蘇寧電器在全國31個省市范圍內三級市場門店不足100家,鎮級市場門店不超過兩位數;國美電器上市部分859家門店以及227家非上市部分門店總計1086家門店中,同樣存在三四級市場門店數量均在兩位數以下的尷尬。
在家電下鄉系統中,國美電器名下的備案網點達到1680家,蘇寧電器則達到1864家,其中三四級網點數量約占到40%。家電下鄉流通企業招標文件規定:投標人的銷售服務能力須覆蓋所投標地區所有鄉鎮,銷售網點在所投標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縣(市)覆蓋率不得低于90%(新疆、西藏、青海覆蓋率不得低于50%),售后服務符合國家家電產品的“三包”規定;銷售網點必須是直營、加盟或授權的網點,加盟及授權的網點應有統一的協議范本。據了解,國美、蘇寧三四級備案網點幾乎清一色的屬于較為松散的“授權”網點,而并非直營或加盟網點。
盡管蘇寧曾在3月中旬公開其鄉鎮加盟擴張計劃,但時至今日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國美電器則直到4月末才在其年報中表示:“為此,本集團專門設立了家電下鄉業務中心,來全面管理家電下鄉及二級市場業務的推進。”但是,國美電器年報中所稱“同時在網絡建設和經營上建立兩套體系,一套為經營自有門店的家電下鄉的經營體系,另外一套為本集團自有門店覆蓋不到的農村地區的授權加盟經營體系”,要真正發揮出其效應尚待時日。
在此情況下,美蘇兩大城市型家電連鎖巨頭遭遇到幾乎相同的下鄉門檻。全國范圍內來看,兩大巨頭規模不可謂不大,門店數量不可謂不多,供應商控制能力不可謂不強。但是在局部地區的局部戰場上來看,揚州匯銀、綿陽家福來、安徽國生電器、石家莊北國電器以及浙江百誠電器、赤峰海達等城鎮密集型家電連鎖則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兩大連鎖巨頭的短板,正是揚州匯銀為代表的城鎮密集型家電連鎖的長處。而在與兩大巨頭長達數十年的對抗中,充分吸收了家電連鎖標準化運營經驗并已成功構建了品牌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后者,缺點的完善僅在于時間問題,而并非先天性不足。
推薦閱讀
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措施,其中對家電的補貼政策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和福州、長沙開展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等5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農村門店少 家電連鎖巨頭遭遇下鄉門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