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宣布啟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空調企業生產高能效產品,每臺最高可獲850元補貼。盡管生產企業的補貼還未拿到,但記者周末走訪家電賣場發現,已有不少品牌的空調已經借“國家補貼”開始了新一輪促銷。
空調商搶先貼細則
“這臺空調現在有補貼,降價基礎上再減去500元。”24日,在大中電器馬甸店,海爾空調促銷員正在對幾位顧客解釋新的國家政策。記者看到,該品牌已經搶先貼出了《高效節能空調器推廣財政補助具體標準》,并有相當多的產品標注了“補貼金額”。“我們的產品是第一個貼出補貼細則的。”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國家給企業的補貼還要走流程才能拿到手,但賣場中的產品率先讓利,一方面是響應國家政策,另外也是為了聚攏人氣。
變頻空調喊“眼饞”
據了解,國家此次的“補貼”政策,并不包括近年來持續升溫的變頻空調。對此,美的空調新聞發言人、市場總監張治國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變頻空調已經成為空調市場主流產品,希望補貼能擴大到變頻領域。此外,冰箱、洗衣機等其他節能家電產品也在熱盼類似政策出臺,更有企業已經迫不及待地自行出臺補貼措施;如海信已經宣布出資1000萬元,對購買容聲“節能明星冰箱”的消費者給予100元/臺至300元/臺不等的補貼。
也有企業借機“忽悠”
記者發現,也有不能享受“補貼”的品牌借此忽悠消費者。“這是我們現在主推的節能產品,國家給補貼1300元的。”在北三環某賣場美的空調銷售區,一位姓劉的促銷員如此推銷一臺標明“4級能效比”的空調。但當記者質疑“不是說1、2級能效比才有補貼”時,她便迅速改口稱這是“廠家補貼”,又馬上開始向記者推銷另外一臺1級能效比空調,“這個國家給補貼1000元”。但其實,國家對1級能效的1.5匹空調每臺補貼標準為500元,可見促銷員只是“隨口一說”。
“國家政策剛剛下發,各企業還在梳理中。”北京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的優惠如何落實到消費者手里,還要看各企業的處理方式。她同時表示,家電賣場價格的“谷底”往往出現在節假日促銷,想要買到最便宜的產品,關鍵還是要參考商家的促銷節奏。
推薦閱讀
電視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產業發展的一個樣板工程。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電視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到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和消費大國,形成了以海爾、長虹、海信、TCL、創維、康佳六大集團為支撐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家節能產品補貼”是促銷還是忽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