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大幅降價、庫存持續積壓、房地產深度低迷、出口形勢依然嚴峻、節能要求日益嚴格的背景下,空調行業大幅降價已成定局。而由此引發的新一輪行業洗牌,更是業界各方關注的焦點和暗中較勁的著力點。
空調大幅降價“水到渠成”
成本大跌、庫存量大、消費低迷等諸多因素,使空調大幅降價的行情,正在水到渠成般地向消費者走來。
空調屬于典型的材料成本型產品。銅、鋼材、石油衍生產品等材料的價格,約占空調產品可變成本的30%。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空調的主材料銅,其價格一跌再跌,已從高點的每噸近7萬元,下跌至近期的每噸2.7萬元;而另一主要材料的上游原油價格更是一降再降。據測算,原材料降價,加上勞動力成本及運輸成本的下滑,每臺空調的平均成本下降200元至400元。
大量積壓的庫存,也迫使空調價格下調。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底,空調行業的工業庫存900萬臺,商業庫存600萬臺,總庫存量高達1500萬臺。而蘇寧電器預測,今年空調內銷規模將在2800萬臺左右。這表明,庫存量將占今年空調市場容量的一半以上。更要命的是,目前庫存的這1500萬臺空調,有85%以上是能效等級為四級和五級的產品,屬于國家近期內將強制停止生產、銷售的產品,其跳水拋售的命運將不可避免。
消費市場方面的情況也不樂觀。從目前的情況看,金融危機給歐美等國帶來的沖擊尚未見底,空調的出口形勢嚴峻,部分出口產品將回歸并沖擊內銷的渠道。而國內由于房地產市場低迷,新房裝修量劇減,空調市場的飽和度并未真正得到稀釋。
能效政策:壓垮價格的“最后一根稻草”
1500萬臺庫存產品,有可能成為本輪空調大跳水的“急先鋒”。
“家電下鄉”空調中標的硬性指標,令許多一線空調品牌倍感壓力:“空調能效等級三級以上,限價2500元�!睒I內人士據此認為,能效等級三級以下的四、五級能效空調,將在不長的時間內退市。而此前的一種推測是,今年3月,國家將強制停產三級以下能效等級的空調,9月將強制停銷。雖然在經濟危機的大形勢下,能效強制措施有可能緩行,但節能環保的大趨勢并不會因此而改變。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蘇寧電器華北區執行總裁范志軍認為,既然四、五級能效空調的退市已經不再是傳聞,那么1500萬臺庫存空調中三級以下的1200萬臺,就必須在年內消化,這是擺在眾多空調廠商面前的第一道門檻,將對市場價格形成第一輪,也是最致命的沖擊。能效政策將成為壓垮空調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
范志軍稱,蘇寧將和其他品牌一道,力爭在半年內將四、五級能效空調清理出北京市場。
天量庫存壓頂、能效大限將至。誰最先順應了時代的需求,誰就取得了先機,贏得了生存的機會。降價求生存將成為今年空調市場的主旋律,而空調旺季將是四、五級能效的低價空調主角。范志軍稱,全行業將結束連續五年的漲勢,跌價超過30%,回到五年前的水平。
價格全面跳水 行業面臨洗牌
近日,某品牌一則“買空調,請屏住呼吸……”的廣告,讓人們對空調的價格充滿了想像,該品牌打出了少有的30%的降價幅度。范志軍也認為,大面積、大幅度降價將是最合時宜的選擇。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空調賣場,發現1P掛機價格在1000元左右,比去年均價1600元下降31%;1.5P掛機達到1600元,比去年均價2400元下降30%以上;2P柜機跌破3000元,比去年均價4500元下降33%,而四、五級能效機的最高降幅超過40%。范志軍說,此次空調大戰將是2004年以來行業最大規模的一次洗牌行動,目前僅蘇寧就有10萬臺歷史性特價空調到位。
但真正吸引業界眼球的,是此次大降價將導致行業的全面洗牌。
天量庫存是一線品牌的沉重包袱。據了解,1500萬臺庫存空調中,80%集中在銷售前幾名的一線品牌手里。而這些產品,大多數又是在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運輸成本峰值之時增加的產量。此前,曾有國內空調巨頭因判斷錯誤,而在高價時大量囤積銅材,結果造成巨額虧損。
而排名靠后的二三線品牌則可輕裝上陣,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形勢的變化,讓行業的進入門檻降低;而成本的下降,則可使二三線品牌有能力戰勝一線品牌。因此,空調品牌將面臨座次重排,品牌陣營由集中轉為分散。而市場份額也將向二三線品牌分散,甚至不排除新品牌的出現。品牌格局的變化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推薦閱讀
近日,一條關于國內格力空調與日本大金空調,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準備在變頻空調領域大展拳腳的消息充斥于各大媒體。格力宣稱,將借本次合作的機遇,大力進軍全球變頻空調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空調價格全面跳水:為何一夜回到五年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