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好的政策能夠讓廣大的農民享受到實惠,這個實惠能夠落到實處則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而目前,在家電下鄉政策推進的過程中就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
積極宣傳家電下鄉知識
首先是發票的問題,根據規定,最終的網點開票一般是通過報稅,按照補貼政策,必須要單獨開一張票,通過票消費者才能夠拿到補貼,而在基層的網點,電腦上網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從本身的程序上來看是目前的一個障礙,但通過制造商對經銷商網點的培訓,這個問題會逐步進行解決。 另外一方面,對農民消費者補貼政策宣傳力度還不夠,中國家電網記者在四川、山東等地區的一些鄉鎮走訪后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很多農村消費者對家電下鄉政策并不完全理解。因此,對政策進行宣傳、讓消費者充分了解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這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此外在農村,不僅僅是山寨產品,一些低質低價的產品,其品質與國家的標準有一些差異,但因為價格便宜,農民在購買這些產品以后,最終權益受到侵害。
而作為媒體來說,在農村進行積極的宣傳,增加消費者對產品選購知識的了解、對國家政策的了解、產品實際的生產知識了解等方面,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
保證經銷商積極性 家電下鄉要順利推進,是要保證經銷商的積極性的,而經銷商的積極性最終是要靠利潤來驅動。 企業在投標過程中為了競標成功,如果其產品價格偏低的話,最后留給經銷商的利潤就比較少,導致該產品的經銷商市場推廣力度不大。這種情況在此前的家電下鄉試點中出現過,企業為了中標把價格報得很低,當產品標價很低時就不能保證經銷商利益,不能保證售后服務,這對產品本身也是一個傷害。 在農村地區,居民比較分散,售后網點不像城市那么密集,物流的成本都比較高,運輸條件比較差,所以整個售后服務、物流、零配件的供應成本要比城市里高。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投標價格里面能夠分擔這個成本,保證售后服務的質量。
消費者認可下鄉產品 盡管家電下鄉政策在推廣的一些環節中存在諸多問題,但自政策實施以來,對行業產生的利好影響非常大。 中國家電網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在第二批、第三批家電下鄉中中標的一些廣東中小企業,由于產品供不應求,現在的情況比他們預期得要好。企業火爆的場面說明家電下鄉政策對家電產業的拉動作用已經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去年年底,山東、河南、四川的家電下鄉產品銷量增加,同比原來增長40%左右。其他地區通過不同產品不同區域的招標,工作在進一步的推進,目前還是處于前期推進的階段。
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對家電下鄉的產品也基本認可。農村消費者反映是需要買家電下鄉產品的。因為有政府做擔保,因為是通過招標的,通過國家對產品的品質,包括售后服務的承諾,通過企業的招標書來體現,所以消費者的認可程度更高、更放心。
推薦閱讀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經濟危機,全球性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縮小導致新置家電購買需求減少,這一切都讓我們深切感到,2008年中國小家電所面對的出口環境日趨惡化。但是,即使在這樣的逆境中,電磁爐作為小家電的代表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