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針對目前媒體和業內稱國外的AMOLED(有源有機發光顯示)產品量產后將取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技術。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東升否認了這一說法,并認為,TFT—LCD到AMOLED只是技術的延伸和發展。
顯示屏領域出現了兩次方向性的爭論。第一次發生在2000年前后,當時彩色顯像管(CRT)淘汰后,大家探討究竟下一個主流顯示屏是等離子(PDP),還是TFT—LCD?當時業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最終,TFT—LCD成為顯示領域的主流,PDP日漸衰微。12年后,隨著柔性顯示(Flexible Display)、激光顯示(Laser Display)等新顯示技術的不斷涌現,特別是AMOLED開始進入產業化,業內又開始了第二次方向之爭。
“第一次方向之爭我們選擇了TFT—LCD,PDP與TFT—LCD是兩種不同的技術,PDP是以真空電子技術為基礎,而TFT—LCD的技術基礎是半導體,我們選擇了后者,也證明當時京東方正確的戰略發展路徑。”王東升表示。無論是TFT—LCD還是目前新型顯示技術AMOLED、柔性顯示等都是半導體技術。
隨著多年的發展,TFT—LCD半導體背板技術已從第一代發展到第三代,從而為AMOLED技術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兩者在材料、工藝和裝備等方面的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
一份Displaysearch的報告反映了目前顯示領域各類技術和產品的大趨勢:2011年全球顯示產品年市場總額為1110億美元,預計2018年為1600億美元,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5.7%。其中,低溫多晶硅TFT—LCD器件,年復合成長率為13%;氧化物TFT—LCD器件,年復合成長率為36%;低溫多晶硅AMOLED器件,年復合成長率為31%;氧化物AMOLED器件,年復合成長率為135%。
“顯示產業的生存定律是,每3年顯示產品性能提升1倍以上,企業才能生存下去。”王東升呼吁,我國顯示產業的發展不能因為AMOLED技術開始產業化,就忽視已被市場廣泛接受且仍具較大市場前景的TFT—LCD產業發展,應在半導體顯示這一大范疇內統籌產業發展。
TFT-LCD技術目前較為成熟,生產廠家主要在日韓和中國。AMOLED相比傳統的顯示技術,具有更輕薄、高清晰度、低功耗、可彎曲等優點,目前主要用于高端智能手機屏,在大尺寸面板仍面臨良品率的問題。
韓國企業三星、LGD在AMOLED上搶先布局,三星壟斷著全球超過95%的AMOLED出貨量,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LGD也計劃今年量產AMOLED面板。隨著兩家韓國企業加速導入其8.5代廠的量產時程,三星、LGD大尺寸AMOLED電視將即將面試,據悉兩家已推出55英寸的AMOLED面板。
日本企業夏普、松下預計從2014年起陸續加入大尺寸AMOLED產能。業內人士分析,AMOLED的到來,日、韓面板大廠將在2015年重新決戰。
中國企業天馬、京東方、信利國際,以及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友達、奇美也開始備戰AMOLED,但主要在小尺寸領域。友達將于明年第1季度量產AMOLED面板,主要是4.3英寸;奇美電預計第4季量產AMOLED面板;京東方5.5代AMOLED生產線2013年第4季度投產。
推薦閱讀
11月27日消息,《第一財經日報》消息,深圳大型機頂盒生產廠的產品總監向媒體大吐苦水說:今年爆炸式增長的夢想破滅了。 他透露,2011年中國視頻互聯網機頂盒(OTT盒子)銷量達100多萬臺,原來業內估計今年每個月達到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駁OLED替代LCD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330/11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