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會在中國發布新品的LG電子,近年來卻面臨無法引領中國家電產業趨勢的困境。
日前,《中國企業報》記者獲悉,LG電子一口氣在中國市場推出50種新品,涉及3D智能電視、3D智能手機、3D顯示屏、滾筒洗衣機、冰箱等多個領域,顯示出LG電子欲在中國市場“破釜沉舟”的勇氣。不過,在資深家電評論員洪仕斌看來,“LG電子的新品缺乏革命性的創新,已很難吊起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胃口。這種情況,一直是LG電子在過去幾年間亟待突破的瓶頸,卻一直未能突破。今年,LG電子新品還要面臨中國家電整體入冬的煎熬,阻力相當大。”
此次,LG電子選擇以3D為突破口,發力中國的電視和手機市場。不過,我國3D電視市場卻已被由LGD不閃式3D“喂飽”的創維、康佳、海信、長虹等國產企業提前搶占,其后則有三星、索尼、松下等強勢企業步步緊跟,留給LG電子的空間相當有限。同樣,在我國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競爭重點已從單機硬件標配向應用系統服務方案轉戰,LG手機的3D牌顯然“孤掌難鳴”。更為重要的是,當前我國冰箱、洗衣機市場品牌格局相當穩定,缺乏市場網絡和品牌影響力的LG電子單靠新品戰略,無疑是“以卵擊石”。
撿不來的市場
當年,進入中國時就宣稱要成為“一家成功的中國企業而不是在中國成功的外國企業”的LG電子,至今也沒有與中國消費者成為“一家人”。曾經最為消費者熟知的LG微波爐、LG空調等產品,當前在市場上難覓蹤影。
來自中怡康的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1年年底,LG空調零售量份額為0.08%、零售額占比為0.11%。這意味著,LG空調已接近于退出中國空調市場。一位國內空調企業人士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很難想象,LG空調從外資品牌第一滑向市場邊緣,只有短短幾年”。曾經令LG電子引以為榮的“空調全球銷量第一”成績,也相繼被美的、格力所奪取。
同樣,LG電子的微波爐在格蘭仕、美的兩大中國對手的步步緊逼下,早在多年前便開始主動收縮,退出中國不少城市的市場競爭。此外,在中國冰箱和洗衣機市場上,LG電子始終無法以主流品牌身份參與市場爭奪,只能以配角搶奪一部分市場。
近年來,一直為LG電子視為核心業務的電視機,與三星、索尼、夏普等外資同行相比,市場拓展也不順利。中怡康監測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LG電子的電視市場份額不足4%,較同時期的海信電視14.77%市場份額相差2倍多。目前,LG電子在中國電視市場上,已被六大本土企業和上述三大外資同行遠遠地甩在身后。
從曾經中國家電市場上“發展勢頭最猛、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外資品牌,短短幾年間LG電子不僅未能成為最成功的中國企業,反而離中國成功的外國企業目標都越來越遠。在安徽工業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李德俊看來,“當前,在中國家電業發展步入成熟、市場品牌競爭格局趨于穩定的情況下,LG電子在中國缺少的不只是時間和空間,關鍵是已經找不到過去市場競爭的那種狀態和精神”。
自2010年10月具本俊出任LG電子副會長以來,一直在企業中推行并強調嚴厲DNA。現在來看,具本俊的主導沒有扭轉LG電子經營業績的持續虧損,正在丟掉未來全球消費電子發展潛力最大的中國市場。
丟不起的資源
一度躋身全球手機市場“前三強”的LG電子,通過在全球及中國市場以“大投入”換來“大增長”,手機業務一度被LG電子視為最賺錢、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業務之一。可惜好景不長,LG電子的這種經營策略讓其手機業務在全球遭遇連續5個季度的虧損,甚至一度傳出要重組出售的消息。
類似的慘景還發生在LG電子的LGD顯示屏業務上。由于全球液晶顯示屏的持續走低、產能過剩、價格下跌,令曾經在這一業務上獲利頗豐的LG電子,從去年便開始被直接拖進“大幅虧損”的重災區,并在中國推出“關閉位于廈門的顯示面板工廠”、“減少位于南京的顯示面板工廠員工年終獎”等關停、裁員、降薪等一系列舉措。《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從去年LGD在全球市場推出的“不閃式”3D顯示面板,在市場上也頗受爭議。
回顧近年來LG電子在中國空調、微波爐、電視以及手機、液晶顯示等領域的發展,均呈現出“高開低走”態勢,最終因“激烈的市場價格戰”而被擠壓市場份額甚至主動收縮、退出。在洪仕斌看來,“表面上看,LG電子是被對手的市場價格戰所逼退。實際上是LG電子圍繞用戶需求和使用體驗的創新乏力,沒有能夠在二元化的中國市場上通過產品升級換代,搶奪中高端市場份額,反而身陷中低端市場的惡戰而被迫收縮和退出”。
這反映出LG電子多年來,在全球市場上所展開的一系列產品技術和功能創新,并沒有觸及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本質,只是停留于表面的外觀、設計等翻新。這也成為當前市場和消費者選擇“拋棄LG”的根源。
推薦閱讀
小家電企業出招抵御低潮 須提升產品溢價能力>>>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414/5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