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記者日前了解到,此前數度傳出將于本月出臺(詳見本報2月3日D05版報道)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被推遲到今年6月或7月才能出臺。
意見不一導致標準壓后出臺
據記者了解,《辦法》的制定主要是為了扶持廢棄電子產品的拆解企業,如獲批準,拆解企業最多能享受到85元/臺的資金補助,而補助費用則主要來自于有關部門向生產企業征收。
據悉,國家早在去年年初就開始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統一回收處理,并向相關拆解企業進行補貼,涉及品類包括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按照當時的設定,生產企業將主要承擔處理費用,但由于相關征收費用的標準則一直未能出臺,導致補貼于去年底結束。
“最新消息,《辦法》目前正處在上報國務院的流程當中,如果順利,在6~7月份應該就能出臺。”有廠家人士向信息時報記者透露,《辦法》遲遲沒有公布,是因為各方意見不統一,拆解企業認為補貼標準過低,而家電生產企業又認為征收的基金標準過高。“
拆解企業感嘆“有總好過無”
據上述人士介紹,最新版本的補貼標準如下:補貼對象為擁有拆解廢棄家電資質的處理企業,具體費用為:電視機85元/臺、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空調35元/臺、電腦85元/臺。對生產企業征收的費用標準為:電視機13元/臺、電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房間空調器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雖然每臺只收10元左右,可家電企業大多是靠規模制勝的,若按上述標準,這五類家電產品的廠家,一年繳納的廢舊電子回收處理基金將達到約20億~30億元”,上述廠家人士表示,具體到某一企業,最高可能需要支付數億元的處理基金,這的確讓當下處于銷售持續下跌的家電企業有點吃不消,“這一部分成本很可能會轉移給消費者來承擔”。
該人士還透露,事實上,拆解企業對補貼標準也是不滿意的,因為這個標準與此前直接由國家財政部提供的補貼標準還是有距離,有拆解企業甚而感嘆“有總好過無吧”!信息時報記者 劉莉
(信息時報)
推薦閱讀
海信或給索尼代工彩電 日企欲借中企“轉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廢棄家電回收標準或下半年出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420/5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