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消息,近日財政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家電產品能效補貼細則,這也是繼農村家電下鄉、城市以舊換新之后的又一項家電行業扶持政策。與以往兩類補貼政策不同的是,本次能效補貼政策只針對高能效的節能環保產品,同時補貼方式為企業先行墊付,之后由有關部委審核之后再統一向企業發放補貼款項。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能效補貼政策對參與企業設置了諸多門檻,同時對企業的現金儲備和現金流管理能力要求較高,政策實施后可能會出現品牌趨于集中的現象。

低能效產品壓力將會增大
6月1日開始,空調企業和彩電企業可向有關部門提交能效補貼申請。其中液晶電視享受補貼為100元/臺~400元/臺,等離子電視為250元/臺~400元/臺,定速空調為180元/臺~330元/臺,轉速可控性空調為240元/臺~400元/臺。
據了解,市面上的LED背光液晶電視基本都能符合能效補貼的要求,能效較高的CCFL背光液晶電視已經在停產之列。而空調方面轉速可變的直流變頻空調相比定速空調在能效上有較大優勢。據海信科龍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吉介紹,有實驗室數據顯示變頻三級能效空調在特定情況下都比定速一級能效空調還要省電20%以上,而三級能效產品與一級產品價格差異在700元左右,年累計耗電差距最少在500度以上。
所以從實際功率和用電量來看,空調的具體情況要更復雜,在爭取補貼款時的競爭也會更激烈。由于補貼款減小了變頻空調和定速空調之間的價格差,以后者為代表的低能效產品在市場上受到的壓力將會更大。
15%企業因為規模不夠被拒之門外
除了能效方面的門檻,新的能效補貼政策規定了“一年節能空調銷售不低于10萬臺、節能彩電銷售不低于50萬臺”的企業才能享受補貼,使市場份額較小或者以低能效產品為主的企業將喪失獲得補貼的資格。
根據統計數據,格力去年空調銷量3500萬臺,美的2800萬臺,二線企業海爾的銷量為600萬臺左右,格蘭仕540萬臺。奧維咨詢白電總監韓昱認為,對于一線企業10萬臺的節能空調數量很容易達到,但放大到整個空調行業至少有15%的生產企業享受不到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強者愈強,而弱者則面臨擠壓的情形。
“變頻一二級能效技術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做到的,這個門檻可以說是專為我們設計的!” 海信科龍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吉說道。
實力雄厚企業將瓜分補貼蛋糕
據了解,本次補貼的力度大致達到產品原本價格的10%,按照265億元補貼額測算,可補貼產品接近3000億元。數字看上去十分誘人,但有分析認為這塊蛋糕將被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瓜分。
首先,能效補貼的實施方式與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都不相同,采用了企業先行墊付,之后由有關部委審核之后再統一向企業發放補貼款項的方式。海信科龍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吉認為部分廠家可能會遇到現金流的壓力,加上審核標準較以往更加嚴格,可能會不敢冒險。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在接受搜狐數碼采訪時也提到能效補貼對于企業來講肯定要有充足的現金流,這樣會促進企業在現金流管理能力上進一步提升。
由于能效補貼對節能產品的最低產量設置了限制,并且要求企業先行墊付占到產品價格約10%的補貼款,所以不可避免會造成少數實力雄厚企業瓜分蛋糕的局面。對此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公共傳播部總監王金亮指出:美的變頻空調已占據30多億的市場份額,其產量占整體空調數量的60%至70%。按此粗略計算,美的僅在變頻空調一項獲得的能效補貼就在2~3億元。
海信科龍王瑞吉向搜狐數碼介紹:科龍空調一二級能效產品的銷售占比非常高,時常可以超過其規模的50%,但由于以往補貼標準不盡完善,導致科龍空調被業內主流邊緣化;而此次補貼政策將會緩解研發一二級能效產品帶來的成本壓力。而在獲補貼數額上,他認為產品一二級能效的高占比,海信科龍獲得的補貼資金可能要比競品多數億元。
補貼是促進消費還是養成依賴性?
一連串的家電行業扶持政策有效促進了家電行業的繁榮,但也養成了一定的依賴性。去年底依舊換新政策結束,而接續政策一直遲遲未至,今年上半年家電市場被業內人士評為進入了“寒冬”,以空調行業為例國內市場的銷售規模同比下降就接近了40%。因此近期出臺的能效補貼政策讓諸多家電企業振奮不已。不過家電行業觀察人士梁振鵬指出,一連串的政府補貼養成了家電企業的依賴性,就等著國家補貼過日子,以前沒有補貼的時候大家不是照樣過來了嗎。
對此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有另一種理論,他認為政府補貼政策是適應整個國家政策來進行的。他說:“我們國家原來三十年經濟發展主要靠出口和投資兩架馬車,到現在這個階段國家要轉型靠消費、出口、投資三架馬車拉動國家經濟增長,其中補貼就是推動消費轉型的重大的戰略決策之一。事實上也證明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對推動整個消費增長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也促進了這個產業發展。”
推薦閱讀
近日,在首屆北京國際服務貿易大會暨研發與設計創新分會上,中國家電研究院為首批獲得“好設計”標示的產品舉行了頒獎典禮。其中,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共有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廚電、冷柜等產品獲得該標志認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新政考驗現金流 可能出現部分企業獨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04/6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