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葛志浩
本報于6月3日啟動“讓舊手機資源再生”活動后,短短數日已有數百名市民在上海移動11個網點的“綠箱子”投放廢舊手機。關于廢舊手機回收及處理體系的建立,本市早已進行探索,此次之所以選擇上海移動的“綠箱子”作為回收渠道,正是因為“綠箱子”在過去的6年中已經回收40多萬件廢舊手機及其配件。
“綠箱子”6年收舊40萬件
一個四四方方的箱子,涂著綠色的標語,擺放在柜臺的一角,在本市的移動營業廳內,往往有這樣一幕。自從2007年起,它便開始出現在本市的各個區縣,包括中小學校、社區以及移動營業廳內。
“至目前,‘綠箱子’遍布本市1667所中小學、200個社區活動中心、300個東方信息苑以及300個營業廳里,每個區縣的人們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投放點進行廢舊手機及配件的投放。”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綠箱子”項目負責人雷雨說,之所以開展這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建立廢舊手機及配件的回收處理體系。
據介紹,“綠箱子”計劃早在2005年開始萌芽,最初與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攜手共辦,當回收到的廢舊手機達到一定數量時,便送往指定的處置公司進行集中處理。
根據統計,目前“綠箱子”回收到的廢舊手機及其配件數量已達40萬件。
電子垃圾除回收還需減量
隨著人們更換手機頻率的增加,平均每人在每一年半就會淘汰一部手機。數年之后,家中的手機、電池板越來越多。另外,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換號、充值等行為也會帶來大量的“手機周邊垃圾”。為此,“綠箱子”計劃在手機回收同時,也逐步提倡縮減其他領域與手機相關的垃圾產生。
手機SIM卡所帶來的“卡體廢物”也隨著手機號碼的更新、替換而大量存在。對此,本市嘗試為充值卡瘦身,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瘦身版SIM卡占發卡總量的20%,此舉每年將節省易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4600公斤。未來兩年內,上海移動還將對SIM卡卡體進一步縮小,直至完全取消。
至于充值卡,移動公司的做法是,一方面大力推廣紙質充值卡,減少塑料充值卡的使用,另一方面研發推出網上營業廳在線付費、手機支付等多種交費方式。其中,中國移動新推的新版電子賬單,僅139郵箱電子賬單服務每月投遞用戶數量已超過450萬,從2008年至今,累計服務用戶達1億人次。
這一做法意味著,按每人次電子賬單服務節省2張A4紙計算,每月節紙超過900萬張,已累計節省紙張約2億張,按一棵20歲樹齡的大樹約可造出3000張A4紙計算,這相當于挽救了6萬多棵大樹。
推薦閱讀
澳柯瑪真正的問題是前期多元化導致企業受到很大的傷害,比如亂投項目,人才斷層等。公司先后投資了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房地產等項目,卻沒能把主業家電做深做大。 龐麗靜 昔日作為青島五朵金花之一的澳柯瑪,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13/6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