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方太的銷售額做到了27億元。并不是多炫目,但茅忠群對此感到滿意。和銷售額相比,他似乎更在意方太的高端定位和品牌形象,后者也是他努力珍視的。
品牌的魅力,茅忠群早就有所領教。早在方太起步時,因為實力較弱,聚焦再聚焦,只選取了吸油煙機作為切入點,做到高端第一品牌后,才開始嘗試延伸,初定方向是灶具。當時市場上灶具首位非華帝莫屬,但調研下來,對于“你想買灶具會首選哪個品牌”,得票最多的居然是方太。要知道,當時方太的灶具還根本不存在呢。
“品牌真是不得了。”他感慨道。
找到企業的使命
當然,對今天的方太來說,挑戰也不少,比如房地產調控帶來的沖擊,電子商務的興起等等,從2008年起,一向只做零售的方太開始重視和房地產開發商的合作,以及對工程業務的發展,而到了2011年,更開始進軍電子商務,勢頭良好。
“這是大的趨勢,怎樣去適應它,都是挑戰。”茅忠群說。不過,他并不打算調整目標,但卻將企業使命做了小的修改,將“讓顧客家的感覺更好”改為“讓家的感覺更好”,意為將員工納入進去。這是借鑒了稻盛和夫的理念,追求員工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豐收。
和江浙地帶不少二代不同,對于經營企業,茅忠群似乎并無疲憊感和厭倦感。而接班伊始就能獲得父親的信任,擁有自主權,更是許多二代渴望不可及的。
茅忠群認為,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信任感,也是要從小培養的。從上學時,他喜歡的就都能學好,曾獲全國物理競賽獲獎,獲取浙江大學的保送名額,后來放棄去考心儀的上海交大也如愿以償。不斷積累中,逐漸使得父母形成對自己的信任。更何況,方太的接班模式有所不同,作為二代,他并沒有進入父親的老業務,而是通過開創一個新的業務來完成自然的交替。倘若沒有這兩點,換位思考,一代對二代的擔心與不放手是很有道理的。
“還有些人是沒找到企業的使命,簡單地做企業賺錢沒意思,可有了使命和愿景就不一樣了,動力會重新起來,使命驅動,如有神助。”他說。
推薦閱讀
5月中旬以來,能耗與節能成了家電行業熱門的話題,這是緣于6月1日政府出臺實施的包括平板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五大類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政府補貼高效節能領跑者政策,成為扭轉家電市場低迷局面的最大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直行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13/6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