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從6月1日起安排265億用以擴大家電節能產品的消費以來,市場上的平板電視、空調、冰箱、熱水器和洗衣機都打出了“節能惠民”的旗號,每臺空調的補貼從180元到400元,按能效等級進行補貼。熱水器的補貼最高達到600元。
補貼的家電如今就像景德鎮的大瓷花瓶,看熱鬧的熱多掏腰包的人少。比如在蘇寧電器門口,幾個顧客和賣場銷售人員擺龍門陣(聊天),銷售人員也樂意為圍觀的人群解答。可是問到最后還是沒有成交,補貼400元的空調都在六、七千元以上;這是一級能效的空調。而沒有補貼的都是三級能效,價格都在兩千出頭。很多人琢磨就算補貼幾百元,用一個普通牌子一級能效空調的錢能買兩個三級能效的名牌產品。
雖然一級能效的家電比其它能效等級的省電,但是相同時間內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耗電量之比是5:8;如果一臺一級能效的空調賣6000元,一臺三級能效的空調賣3000元;一級能效4小時耗1度電,三級能效2.5小時耗1度電,一天工作10個小時(因為白天很少在家),北方夏天最熱的三個月(6、7、8),1度電按1塊錢來算,用一級能效空調的一天2.5元,用三級能效空調的一天4元,那么北方地區夏季用一級能效空調比三級能效空調少花138元。
從上面粗略得到的結果看,消費者用三級能效的空調還是比用一級能效的便宜。對于城市工薪階層來說,6000元以上的空調至少要花一個月的工資,老百姓不會管這個空調是不是節能,是不是省電;老百姓的觀點是只要省錢就是好東西。有沒有人買高價家電,也有,就是不差錢的款爺——把英鎊當日元花的那種人。
國家的期望是通過補貼來振興產業,結果卻是叫好的人多叫座的人少難道政策出現了錯誤。沒有,國家出臺政策從來沒有那么短視;國家高層看問題是從長遠出發不是琢磨短期利益,現在火的東西過幾年說不定就冰涼了,家電產品不同于某些露點明星,需要長遠的考量。
一級能效的補貼,那么商家為了資金回爐和銷售的運作必然會降價處理三級和以上級別的產品,那么下次進貨的時候就不會有能耗高的家電出現。同時企業也不會再生產三級能效的產品。這時候國家的目的就達到了,用政府工作報告里的詞兒來說叫“調整產業結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在國外市場不振,經濟萎靡的時候做這樣的調整就是為了提高科技含量和競爭力,很多消費者都說這玩意兒太貴了,節能的和不節能的價格相差太懸殊;其實如果徹底淘汰掉耗能高的,企業可以把資金投向對節能產品的開發,在擴大銷售規模的情況下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
我們回過頭來琢磨琢磨其實電子產品的價格是在逐年走低的,這里不是指絕對的價格,只是相對價格而言,過去一個小靈通五、六百元,現在一個普通智能手機也就是這個價錢。當然家電的價格漲幅不能和房價相比,房價都是和“神五”“神六”一塊兒升空的。即便和食品價格相比較,家電價格的漲幅也有所不及。
家電節能補貼政策的實施實質是調整產業鏈的結構,減少能耗,因為中國畢竟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這樣做也有國際輿論的考量。有人就不解了,那這樣不如直接補貼企業對節能技術的研發,其實這樣做是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國家的調控只是輔助作用,實際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市場。
推薦閱讀
近日,深圳知名手機方案公司尼奧庫珀聯合多家淘寶店鋪,首次公開發售公司自有品牌手機NEO尼奧N01,該款手機采用MTK6575最新方案,1G的CPU主頻、內置4GROM+512MRAM內存,搭配500W硬件攝像頭,4.0寸電容屏,800x480分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節能家電無人問津 高能耗反得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13/67866.html